因為生而有涯,我們都沒法隨意揮霍人生,以至碌碌無為。
所以,才有效率,有效能,有速率之說,這是一個追求快的世界,主流的資源競爭和價值觀念讓每個身在其中的人都不能全身而后退。
也許你想慢,那需要承擔更多的質疑和代價。
所以說說效能這件事兒吧。
如果把一生的時間線拉長,所謂的效能就是把生命更多的放在那些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情上。
那如何才算是對你重要的?
于每個人而言重要的事情大概都是不同的,但是我們不去談這些差異性,我們談那些普適的東西。
從人際場景和角色切入,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要經歷的角色,父母兒女,妻子老公,職員主管,朋友家人,所有重要的場景,家庭,學校,職場,社會。當然所有這些角色也會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首先是你自己,那圍繞自己的四個緯度,身體,智力,精神,社會情感。
呵,躲不開的分類法吧。所謂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你的個人價值觀引導下所篩選出的你個人緯度和圍繞個人緯度的各種角色個場景中的重要的事情。
成年人的難處在不能平衡,在顧此而失彼。
你顧全了事業,也許代價是婚姻的裂痕和親子的疏遠。而殘酷的是在一個角色里獲得的并不能在另一個角色里獲得補償。
所以,我們的視角應該是圍繞平衡和全面的,每一種角色后面就是一種責任和擔當,都有你需要做出取舍的事情。
那成為每個角色之前首先是成為自己,在自我的四個緯度上不斷更新和生長。
重要的事情分幾個象限?
可能會疑惑,有的人的生活中塞滿了日程,對他而言全都是重要的事情。而實際上并非如此,根據實驗,我們都是用生活中百分之二十的要事來撬動百分百分人生的。
所以,覺悟吧,你生活中百分之八十的事情并沒有你認為的那么重要。
有個著名的時間矩陣分類法,想必你也聽過。
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
不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一二三四象限,簡單清爽。
重要緊急的第一象限多是后補性的,事后救火,如果你日程中多是如此,只能說你沒有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下足功夫。
重要而不緊急多是預防性的,事前和事中的。
而不重要的事情,不管緊急不緊急都不應該占據你生活的主要板面。
因為這會給你一種事務繁忙的錯覺,讓你有一種把清單上的事情都處理掉的虛假的成就感。
如果一生都在做這些事兒,可以說是一種對自我的極度不負責任。
所以,檢查下你的日程表吧。
把人生的時間線縮短,如果你只有一年的時間,你不得不做的那些重要的事兒是什么?
因為我們習慣于仿佛不會老去仿佛可以活上百年一樣去行事,去陷入瑣碎和細節復雜性。
所以,拉短你的時間線,也許可以給你一個更好的視角。
那如何在重重慣性中去實踐這一原則,實踐它的兩個作為前提的原則是什么?
前提很簡單,你是積極主動的,你是以原則為中心的。
積極主動,不要想錯了,我并不是說你必須在所有的活動中顯示的滿腔熱血。不是那樣的,我的意思是在人生這場鬧劇中,你我不僅僅是演繹者,還是編劇。
你是編劇,可以主導這劇情和回路,對一切取舍和一切行動負有責任,而不是隨波逐流,演繹別人的劇本,或者大眾的劇本。
然后,是以原則為中心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中心,或者是家庭,或者是事業,或者是配偶,也或者是子女。相同的是我們的中心都是向外的,所以主導我們能量的因素也是向外的。我們被所有的這些外在的因素影響,情緒起伏,行動紊亂,并無所謂的恒定的內核。
那以原則為中心,在于你識別并建立了自我的內部規則,并用這規則約束你的思想,智力,精神和社會情感。一句話,有規則并用這規則滲透你的自我。方方面面。
當然,這原則必須是個自然法則一致的,是和大的智慧相一致的。
然后,你才可以有坦蕩而恒定的內核去對萬物應對自如,然后承擔自然后果。
說了這些,個人的效能就意味著積極主動,原則為中心,要事第一。
原則和習慣的生命力在于實踐。
知而行,有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