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一起,有八天的假。“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 ? ? ? 記不起什么時候第一次吃月餅了,但鄉下老家在八月十五會打糍粑。有客人來,母親就切下一塊糍粑,用水煮好再加點青菜招待客人,有時會用油煎著吃。這大概是我家最早的月餅,或是月餅的代替物。
? ? ? ? 有一年中秋節,父親開會回來,提了一個蛇皮袋子。袋子滿滿的,沒等父親坐下,我們兄弟倆和妹妹就圍上來。父親笑笑問:”你們過來搞么家伙?“他邊說邊笑,解開蛇皮袋,從里面倒出一堆金黃色的蜜橘,還有一個用黃草紙包著、外面用席草捆著的包裹。我們每人搶了幾個桔子捏在手里,眼瞪瞪地看著父親手中的包裹。父親麻利地把席草扯斷,解開包裹,桌子上是排得整整齊齊的兩排月餅。“吃月餅咯,每人一個!”父親分給我們兄妹每人一塊月餅。我們拿著月餅,眼睛還停留在桌子上。父親把餅皮碎片捏起來吃了,一邊把剩下的包好藏了起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真月餅”,那一年大約八歲。不知是嘴饞還是吃得太快,我幾乎忘記了那月餅的味道,模糊記得是米黃色的外皮,餡好象有青絲紅絲之類的。
? ? ? ? 八月十五到外婆家送月餅是慣例。這差事是我們向往的,去到外婆家總會有好吃的。父母會準備好月餅或糍粑,再砍一塊豬肉。出發前,母親會反復叮囑:路上不要貪玩,小心野狗,莫耍水!母親還特別叮囑我:你是老大,要帶好弟弟,路上千萬不能撤開包裹等等。
? ? ? ? 提上包裹,帶上歡快的心情,向外婆家出發。過了楊家灣村,翻過一個山頭,就到了外婆家縣界。走累了,兄弟倆坐在草地上準備歇息下。我小心地把包裹放在身邊,兄弟倆的視線都聚焦到包裹上。弟弟乘勢用手摸過去:”這里面是什么味的月餅?“我順手把他推開:”別動!“其實,我也想打開看看,更想吃它一口。我跑到山邊拉了一泡尿,回到原地,看到弟弟正把小手指放在嘴里,兩眼不敢直視我。當視線轉到包裹時,發現包裹的一角被戳穿一個洞。這小子的舉動讓我勇氣倍增,兄弟倆索性商量打開包裹看個究竟。行動前,我倆拉鉤約定互相不出賣,一定堅守同盟。我倆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打開,里面整整齊齊地八塊月餅,我拿起一塊一掰兩半,四眼對視,干。吃完后,扯起衣角把嘴擦得干干凈凈。我把月餅包好,包了好幾次,怎么也找不到沒動過的感覺,心里好是忐忑。
? ? ? ? 一路上,兄弟倆沒有說月餅怎么好吃,也沒有說被發現該怎么應對。后半段路走得好快。到了外婆家,我把包裹往書桌角落輕輕一放,向外婆打了招呼后,馬上找表哥玩去了。吃過中飯,我們得回家了。外婆給母親捎了些干菜,還給了我們幾粒糖果,叮囑我們注意安全,其它什么也沒說。我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回到家,報了平安,應付母親幾句,父母也沒問什么。
? ? ? ? ?小時候,我是外婆帶大的,聽大姨說外婆待我最親。我想,外婆一定知道是誰把月餅撕開的。
? ? ? ? ?外婆在她89歲那年秋天,離開了我們,那一年是1994年。每天中秋,我都會擺上一盤月餅,心中念想外婆來吃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