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密關系的42個問題

你是哪種依戀類型的伴侶?

安全型:對親密關系和互相依賴安心,樂觀、好交際

癡迷型:對有損親密關系的任何威脅都不安和警惕,貪婪、妒忌

恐懼型:害怕被遺棄,不信任他人,猜忌多疑、害羞

疏離型:自立,漠視親密關系,冷淡、獨立

依戀類型的影響因素?

媽媽懷寶寶時滿不滿足快不快樂焦不焦慮,快樂的話寶寶可能是安全型依戀

后天養護,小時候父母給予關愛支持較多的騷年以后對待戀人和朋友會更加熱情

成長環境,父母是充滿愛心互相支持還是矛盾冷漠

個人經歷,比如你經歷了一次痛徹心扉的分手??

談戀愛時,女性關注柔情蜜意,而男性只求肉欲滿足嗎?

非也。事實上,兩性對親密關系的期望差異很小。雖然個體可能差異很大,到男女平均差異很小,都希望對方有愛心和溫情。

倘若錯誤地認為男人都一樣,與女性少有共同之處,會讓雙方都感到悲觀和無助。

認為男女差異很大的人在面臨沖突時,不太可能去努力修復自己與異性的親密關系。

快快扔掉這個刻板印象吧!

我們都喜歡什么樣的人?

吸引力的基礎是獎賞,包括交往的直接獎賞和間接利益。

喜歡身邊的人,比如你同桌你前后桌

喜歡經常接觸的人(曝光效應)

喜歡可愛的漂亮的人,顏值即正義

喜歡喜歡我們的人(對未來伴侶的期望值=伴侶的長相吸引力×伴侶接納自己的可能性)

喜歡與我們相像的人(人口統計學上的相像:年齡、種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會地位;態度和價值觀的相像;相似的性格)

得不到的就喜歡,我們有心理抗拒,比如你媽越阻止你越狂熱

大部分人對伴侶的期望:

??熱情和忠誠,值得信賴親切友善

??吸引力和活力,俊美性感外向

??社會地位和資源,經濟寬裕生活安心

如何正確判斷你的伴侶?

第一印象會深刻地影響你當前和以后的認知

人們常以積極錯覺來判斷自己的愛人,理想化伴侶(俗稱帶濾鏡),寬容大度能擁有更友好的親密關系

人們會篡改和更新記憶,如果當前幸福,人們傾向于忘記過去的不愉快,如果伴侶痛苦,人們會低估過去曾有的幸福和情意

實際上,對異性戀愛關系預測最準確的往往是女當事人的朋友。如果她的朋友贊成這段戀情,就很有可能持續,如果他們認為這段戀情注定要失敗,就可能真的告吹。

哪些是?不良溝通?

溝通時偏離主題:抱怨某事卻無法準確到位,還傾向于數怨并訴,同時談幾個問題。比如:“我說的你從來不去做。你和你的母親一樣頑固,你老是站在她那邊。”

傾聽時想當然地讀心:認為無需詢問就能理解伴侶的思想、情感和觀點。比如:“你這么說就是要惹我生氣,是因為昨天的事向我報復。”

以消極的方式打斷對方,去表示反對意見和轉化話題。

總是找對方的紕漏或不可行性,使用“是的——不過”句式。

反向抱怨:避開對方關注的問題,以自己的抱怨來回應伴侶的抱怨。

批評:攻擊對方人格和品德,而不是針對具體行為。這樣會激化矛盾。

如何進行?良好的溝通?

談話時描述行為:把談話焦點集中在可處理的單獨的某個行為上(行為比人格更容易改變)

談話時用第一人稱陳述:驅使我們辨別認識自己的情感。比如“我現在感到非常生氣”,不說“你真的惹怒我了”

傾聽時復述:用自己的話重復對方的意思,比較不容易引起誤解

知覺檢驗:檢驗自己對伴侶的感受是否準確。比如“你好像對我說的話感到很不安,對嗎?”

自我修養:被激怒時保持禮貌和鎮定的思維

尊重對方,觀點相左時表示適當的認可

我們會跟哪種人維持親密關系?

我們在尋求以最小代價,獲取能提供最大獎賞價值的人際交往,我們只會與那些能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系。不過,由于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親密關系中的伴侶,雙方都必須滿足自己的利益。(就是各取所需)

人際交往結果=獎賞-代價

獎賞:與他人接觸時獲得的令人高興的經驗和物品,或者是愉悅感和成就感。如愛人的接納支持、陌生人的善意

代價:具有懲罰性令人不悅的經驗。如金錢開支、身體受傷、心理負擔、擔憂遺憾

結果:正值也不代表關系穩定,人們總在追求可能的最好結果

你幸福嗎?(有內味兒了)你對當前的親密關系滿意嗎?

每個人對人際關系都有獨特的期待,即比較水平(comparison level) CL,CL建立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如,若你經歷過獎賞價值很高的伴侶關系,就可能有較高的CL。

滿意度=結果-CL

滿意度不僅僅取決于交往結果絕對意義上的好壞,滿意度來自交往結果和比較水平之差。幸福的程度取決于你獲得的結果超過期望的程度,如果交往結果遠遠高于你的CL,你會感到非常滿足。

所以,如果你是個富有又被人追捧的名人,你的CL可能異常高,即使你有一個能迷倒眾生的伴侶,你仍會相當不滿意。

你們的親密關系穩定嗎?

衡量親密關系的第二個標準,替代的比較水平(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 CLalt。(大概就是薛老師說的別處的機會)。CLalt是指我們拋棄目前的親密關系轉投可以選擇的更好的伴侶/情境,所能得到的交往結果。

所以以下兩種情況時,你們的關系是穩定的:

CL高于CLalt。即你是你伴侶的最優選。

CL低于CLalt,但當前結果高于CLalt。即,雖然你不咋滴個子不高脾氣不小,而伴侶身邊出現了易烊千璽,但是,你伴侶是個憨憨,覺得只要男的活的就行了,你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期,于是你們是很穩定的。

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時,你們的關系是不穩定的:

CLalt高于CL。即你的伴侶身邊出現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CLalt低于CL,但當前結果低于CL。即,雖然圍在你伴侶身邊的是阿貓阿狗,比不上你,但是,伴侶期待的愛情是瀟灑又浪漫,而你是個直男。

誰在你們的親密關系中擁有更多的權力?

A和B互相依賴,但是A的CLalt低于B的,那么A就更依賴B,B就在這段關系中擁有更多的權力。(好吧,這么說太功利化了,偶像劇里是A和B誰更愛對方,誰就掌握更少的權力)

找到完美伴侶我們就會永遠幸福嗎?

不會。如前面的公式,滿意度=結果-比較水平CL。找到完美伴侶結婚確實能給人帶來快樂,但是這種快樂只能持續一小段時間。之后大多數人體驗到的幸福只會和結婚前差不多。

就像中彩票,彩票贏家在贏得彩票一段時間內會因為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感到高興,但在之后不久,他們就會習慣這種富有的生活,開始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隨著期望的變化,他們會越來越不快樂。(其實也不盡然,1988里豹子女士一家就因為中彩票而改善了生活,活得更快樂。所以堅守內心,不輕易被環境改變才是獲得幸福的重要途徑。)

如何讓親密關系更成功?

結果=獎賞-代價,多得到獎賞,少付出代價。多表揚少批評。要保持滿意的親密關系,至少要保持5:1的獎賞-代價比。

以彼此尊重和善意的方式向對方表達不同的意見。熱情、合作或和解為正面溝通,憤怒、防衛、批評或蔑視為負面溝通。離婚率低的夫妻正面交流和負面交流的比率大于等于5:1。

能讓彼此持續成長。自我延伸模型認為,能擴展我們的興趣、技能和經驗的伴侶關系就能吸引我們,新才能的發現、新奇的活動和新的思想觀點的獲得都能具有內在的滿足性。

我們會彼此忠誠嗎?忠誠的本質是什么?

忠誠度模型。

有三點會決定一個人的忠誠度:現關系的滿意水平(正)、替代伴侶的質量(負)、投入數量(正)。我們越幸福、替代伴侶越差、離開這段關系失去的東西越多,我們的忠誠度就越高。反之越低,這三點影響忠誠度。而這三點是動態變化的。

當然了,這還和個人修養有關,但要明白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三種忠誠:

個人忠誠。人們受伴侶吸引、親密關系令人滿意,而希望關系繼續表現出的忠誠

強迫忠誠。因為離開的代價過高,人們不得不繼續現有關系表現出的忠誠

道德忠誠。人們認為結束關系不道德,或者違背自己的誓言和許諾不道德,覺得應該維持關系

忠誠引起的后果:

能容忍一時出現的低獎賞高代價,因為忠誠指向長期發展

忠誠會使人們將自己和伴侶看成一個整體

會使人采取行動以保護和維持親密關系,即使代價很高(參考PUA)

忠誠會促進順應性行為,能容忍伴侶的破壞性行為

忠誠的人表現出更大的犧牲意愿,為了關系融洽而犧牲自我利益

忠誠的人表現出認知的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的親密關系比別人的更好

即使我們內心是貪婪的,但我們對好友和愛人常常是無私的體貼的關愛的

友誼和愛情有什么差異?

友誼是一種自發的人際關系,通常表現出親密和扶助,雙方彼此欣賞,并祈求對方的陪伴。喜歡和愛戀都包含對伙伴正面、熱情的評價,但浪漫的愛情還包括對伴侶的著迷、性的欲望和比友誼強烈得多的排他性的愿望。

人的一生中,友誼是否會變化?

童年期:兒童認為,友誼是一種為了滿足彼此利益的合作,但仍是一種具有排他性和占有性和人際關系。

青少年期:青少年與家人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與伙伴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多,而且青少年日益轉向朋友來滿足自己的依戀需要。

成年早期:大學新生不斷調整自己的社交圈,結交自己的朋友,大學畢業后,人們往往只與少數幾個朋友交往,但與朋友之間的人際交往層次,更深相互依賴度更強。正是在這個年齡段,人們學會了怎樣建立持久忠誠的親密關系。

中年期:人們與愛人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多而探望朋友的次數越來越少。(二元退縮)

老年期:老年人社交圈子更小朋友也更少,他們對交際更加挑剔。整體來看,有著親朋好友的老年人比那些較少與人接觸的鰥寡孤獨者更健康、更長壽。

只要我們活著,友誼就是無價之寶。

男性間的友誼和女性間的友誼有哪些差異?

大量研究表明,女性之間的友誼是以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為其特征的,而男性友誼則是圍繞著共同活動、相伴相隨和搞笑娛樂而展開的。

所以,女性之間的友誼往往比男性更親切、緊密。

男性和女性能成為異性密友嗎?

能。

不要發生性關系

雙方都沒有結婚

愛情有哪些類型?

愛情的三個成分:親密(熱情理解支持溝通分享)、激情(性喚醒性欲望)、忠誠(投身于愛情維護愛情的決心),愛情三角理論認為這三個成分就是愛情三角形的三條邊,那個成分的強度可高可低,所以愛情三角形有各種大小各種形狀。

浪漫之愛:有強烈的親密和激情(比如海王和ta的魚)

相伴之愛:擁有親密和忠誠(比如相伴到老的夫妻)

愚昧之愛:有激情和忠誠,無親密(比如閃婚卻不了解雙方的夫婦)

完美之愛:愛情三成分都很充足,親密、激情、忠誠。(這是人們都追求的愛情類型,但這種愛短時間里容易做到,很難長久堅持)

喜歡:強親密,少激情少忠誠(比如朋友)

迷戀:強激情,少親密少忠誠(比如暗戀)

空愛:強忠誠,無親密無激情(比如包辦婚姻)

無愛:無親密無激情無忠誠(泛泛之交)

為什么浪漫愛情難以持久?

幻想促進了浪漫,隨著時間的推移,幻想就會被戳穿

新奇能為新確立的愛情注入興奮和能量,新奇會引起性喚醒(著名的柯立芝效應)

喚醒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失,愛情的激情成分比親密和忠誠會更快地發生變化。(何況有時喚醒本來就是假象:吊橋效應表明,人們會忽視吊橋、恐懼帶來的喚醒,以為是橋對岸的美女帶來的。這就是興奮轉移)

更穩定的相伴之愛中,伴侶雙方都是如何看待對方的?

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很喜歡配偶這個人

人們和社會對性的態度是怎樣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更能接受在結婚之前發生性行為;

男性在性的價值取向和態度體驗上更寬容;

性雙標:男性有許多性伙伴,可能會被稱贊,女性有許多性伙伴,可能會被貶斥;

對同性戀更寬容;

不同國家對性有不同的態度

我們為什么要了解性知識?

知識就是力量。青少年接受到的信息越正確、充分,他們在性方面就越有責任感越有良知

無知不是福氣。如果對人類同伴關系所進行冷靜細致的研究,可以促進我們的健康幸福,我們就應該研究

為什么很多明智的人會發生許多不安全的性行為?

低估了不安全性行為的風險(人們都覺得自己不會那么倒霉)

錯誤決策(電視劇里,男人喝醉了,醒來身邊躺著個裸女??。。研究表明,醉酒后人們思考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會變弱)

人眾無知(自以為是地隨意性行為)

權力不等,權力是讓伴侶按你的期望來行事的能力

禁欲教育(一些禁欲教育宣稱避孕套沒有作用)

親密感和愉悅度的減少(一些男性可能喜歡沒有防護的性行為)

說服你進行不安全性行為的伴侶,不如尊重你意愿的伴侶珍視你和你們的親密關系。請理直氣壯地要求你的伴侶使用避孕套,不必尷尬,如果伴侶不愿意按你的期望做,你大概也不愿意與此人分享你自己

如何改善你的性生活?

充實快樂的性生活可以使伴侶關系更感到滿足

不要盡信你讀到/聽到的性信息,有些可能是營銷

清晰的溝通能帶來更高的性滿足,良好的溝通能緩解尷尬

我們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都會遭遇哪些程度的接納與拒絕?

最大的接納:吳彥祖周一就約我周末出去玩,接我送我,還要請我吃飯(啊還有這種好事?)

主動的接納:吳彥祖找我說:周末我約了金城武,你要不要也來呀?(好吖!吃飯我請!)

被動的接納:吳彥祖和金城武在吃飯,我路過看到了,我問:能不能也帶我吃一口呀?他們同意了(我就巴巴地做在了吳彥祖旁邊)

矛盾的情感:吳彥祖和金城武在吃飯,我路過看到了,我問:能不能也帶我吃一口呀?他們說無所謂呀,但是我們沒凳子了,你要加入就蹲著吃吧(我就巴巴地蹲在了吳彥祖旁邊)

被動的拒絕:吳彥祖和金城武在吃飯,我路過看到了,我問:能不能也帶我吃一口呀?他們裝作沒聽見,還馬上轉過身去吃(我就尷尬地走了)

主動的拒絕:吳彥祖和金城武在吃飯,我路過看到了,我想上去說話,他們的保鏢把我攔在了十米開外

最大的拒絕:吳彥祖和金城武在吃飯,我路過看到了,我想上去說話,他們的保鏢把我攔在了十米開外,我大喊,吳彥祖我宣你,吳彥祖說:走開丑八怪,我這輩子哦不,上輩子下輩子上下八百輩子,都不會宣你!然后吳彥祖還讓保鏢把我扔到100米開外(哼,渣男,周一還約我周末去玩呢!)

嫉妒是什么?我們都嫉妒哪些人?

嫉妒包含多種情感體驗,既有悲觀失落也有因伴侶具有吸引力而產生的自豪感。嫉妒主要包含傷害、憤怒和恐懼三種情感。

那些在我們所注重的方面取得超越我們的成就的情敵更讓人嫉妒。最強的情敵是那些在我們自己所擅長的領域里打敗我們的人,通常男性更嫉妒自信、強勢、果斷和富有的情敵,女性可能更嫉妒比自己漂亮的情敵。

當人們成功地克服了嫉妒的影響時,一般會采用兩個策略幫助他們保持獨立和自尊。

第一個策略是依靠自己:拒絕沉溺于不公平的情境,努力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產生憤怒或尷尬的情緒體驗;

第二個策略是支持自己:為自己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和思考自己的優秀品質,從而提升個體的自尊。

如果憑一己之力無法做到以上兩點,可以借助正規的治療。

如果被伴侶背叛,我們要怎么辦?

正視背叛,不要否認它的存在

積極看待背叛,把它作為促進個人成長的動力(所謂渣男教會你成長、早離開渣男早好)

依靠朋友,尋求支持

寬恕(不鼓勵以德報怨,而是適時放過自己,寬恕別人時我們就釋放了憤怒和怨恨)

伴侶之間是否可以避免沖突?

不可避免。

任何兩個人在情緒和偏好上都會不時地存在差別,雙方的目標和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偶爾對立;

親密關系中交織著一定的張力,這些張力遲早會引起一些緊張。當人們投身于親密關系時,他們經常會體驗到辯證的對立而又統一的動機,這些動機從來不會完全得到滿足,因為他們彼此矛盾。(比如個體的自主性和與他人的聯系性之間的持續緊張,即一方面人們希望自己獨立自主自由,另一方面又需求與他人溫暖親密的聯系,能依賴特定的伴侶。比如開放和封閉之間的緊張,即人人都希望有隱私,而又希望坦率和推心置腹的真誠。比如穩定和變化之間的摩擦,即有著快樂伴侶關系的人希望能維持和保護親密關系,而人們也喜好新異和興奮。比如聚合和分離之間辯證式的緊張,今晚你是愿意與朋友一起參加聚會,還是想在家里依偎在愛人身邊?)

哪些情況可以減少沖突發生的頻次?

佛系:高神經質的人比低神經質的人更容易沖動和發怒

依戀類型:憂慮被棄的人一般會過度擔憂伴侶離開自己,且在親密關系中有著更多的沖突。而依戀焦慮會制造恐懼的爭執和緊張

年紀:研究表明25歲以后夫妻的沖突就會減少,長大了就懂事了??

相似:戀人間相似性(品味、期望等)越高,他們體驗到的沖突就越少,生活也更幸福

酒:醉酒者更刻薄暴躁,且更有敵意怨言更多

哪些情況會發生沖突?

批評:具有貶低或誹謗意義的言語/非言語行動。比如我批評吳彥祖丑又禿(我配嗎?)

無理要求:超過伴侶正常期望的不公平的索取。比如我要求吳彥祖每天給我做飯還去洗碗(哈哈哈哈)

拒絕:某人請求另一個人做出期待的動作,而對方沒做。比如吳彥祖想跟我合影,我說我更想跟金城武合影呢!(OMG子)

累積的煩惱:輕微小事不斷重復變得惱人。比如我每次跟吳彥祖約會都遲到至少1個小時

沖突何時會結束?

分離:伴侶一方或雙方在沖突沒有解決時就退出

支配:一方得逞另一方停止反抗。(失敗者對支配非常反感,心中可能會滋生敵意和憎恨)

妥協:雙方都降低期望以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替代辦法

整合一致:創造性、靈活性地滿足雙方最初的目標和期望

結構性改善:伴侶不僅得到他們想要的,而且從中得到學習和成長,使他們的關系發生可喜的變化

怎樣在關系中擁有權力?

相互依賴理論:權力建立在對價值資源的控制的基礎上。如果我控制了你想擁有事物的使用權,你可能就會服從我的命令,以得到你想要的事物。比如你想要錢,老板能給你發工資,所以老板對你有權力。

較少興趣原則:對繼續維持親密關系缺乏興趣的一方在伴侶關系中擁有更多的權力。所以替代選擇的可獲得性會影響親密關系中權力的平衡。「這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傳統婚姻中男性一般比女性更強權」

伴侶之間的暴力種類有哪些?

暴力很普遍,22%的女性和7%的男性曾遭到親密伴侶的暴力攻擊。最普遍的暴力形式是掌摑或擊打身體,極少場合會使用刀槍。

情境性伴侶暴力:一般從失去控制的劇烈沖突中噴發而出,偶爾發作,比較溫和,伴侶雙方交互的,通常不太可能升級為嚴重威脅生命的身體攻擊。「男女都可能發起」

親密恐嚇:伴侶一方把暴力作為控制和壓迫另一方的工具。(下圖PUA大賞)「幾乎全由男性發起,女性發起極罕見-所以圖里用的都是“她”」

暴力抵抗:伴侶對親密恐嚇進行反擊。「并非所有被恐嚇的伴侶都會產生暴力抵抗」

因虐待女性而被監禁的男性,和被虐待的女性,都如何看待這件事?

男性: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伴侶不敬的合乎情理的反應,都說是因為伴侶挑釁他們才實施虐待;

男性:覺得男性理應比女性強勢、優秀,所以他們有權利使用暴力來控制和處罰女性;

男性:認為自己并非“真正”地虐待妻子,因為他們傷害妻子時自己并不快樂,而且自己虐待的時候已經控制了強度,并未傾其所能地虐待;(哦聽聽,是人話嗎?)

男性:只有約一半的男性對自己的行為表示遺憾和后悔;

女性:在遭遇這些親密攻擊時普遍會感到吃驚,并常常努力去理解它;

女性:受社會行為規范的影響,認為男性比女性更狂暴沖動;

女性:認為自己咎由自取。會一直問自己“為什么要和錯誤的男人出去約會?”“在知道他的火爆脾氣后為什么還要惹他生氣?”“為什么自己總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

女性:感到被人背叛,但他們有時還會因伴侶的攻擊而責備自己,并由于羞恥/幼稚/無知,他們常常對自己的苦難保持沉默。(OMG子,看得我要窒息了)

女性:除了身體受傷,還會有負面心理傷害,自尊程度降低、對男性失去信任,甚至可能患上抑郁癥和創傷后應激障礙。

研究中,只有1/3的女性仍然停留在虐待的伴侶關系之中。為什么受害者不離開呢?

離開的決定很復雜:有些暴力伴侶會在部分時間內,雙方顯得甜蜜又可愛,間歇暴力可能只是個體對親密關系抱怨的偶爾宣泄;

離開的代價很高:在伴侶身上有沉沒成本,替代伴侶也很黯淡,經濟不允許;

害怕發生更嚴重的暴力,不敢離去

不想離開:具有高憂慮被棄的女性容易被占有/控制欲強的男性吸引,男性侵犯式的嫉妒和監視使焦慮的伴侶感到安心,覺得對方依然關心自己。荒謬的是,這種依戀類型的女性在過去遭遇的心理虐待越多,就越偏愛施虐的男性。并且這樣的男性也反過來偏愛焦慮的女性,因為她們能容忍虐待。除非這類女性能更加珍視自己,不然她們很難離開。

為什么和祖輩相比,現代社會的離婚率提高了?

我們渴望從婚姻中得到更多,對婚姻持有更高的期望標準;

上班的女性在經濟上更為自由,有更多的機會接近有吸引力的替代伴侶,在工作和家庭之間面臨的沖突日益嚴峻;

興起的個人主義和社會流動性使我們與阻遏離婚的社區規范聯系更少,也更少受到它的影響;

較低的性別比率增加了青少年生育率并且損害了男性對伴侶的忠誠;

新制定的法律使得離婚更為大眾接受,離婚的程序也更容易;

隨意的同居削弱了婚姻的忠誠;

離婚家庭的孩子在他們長大后更可能離婚。

影響親密關系破裂的三類因素

吸引力:親密關系提供的獎賞(如令人愉快的相伴、性滿足、安全感和社會地位)能提升吸引力,親密關系付出的代價(如惹人生氣的矛盾、投入親密關系的時間和精力)會減弱吸引力

個體擁有的替代選擇:可獲得的其他伴侶,任何能替代現有關系的事物(如單身或事業上的成功)

周圍存在著的許多障礙,使得個體很難逃脫親密關系:法律、社會壓力、宗教、道德約束、經濟負擔

本來想分手的不幸伴侶卻因為離開的代價太大而往往仍然在一起,離婚的許多障礙都是心理上的而非物質上的。

不穩定婚姻的一般模型,脆弱-應激-適應模型

某些人步入婚姻時就帶有持續的脆弱(如個體成長家庭里的不幸經歷、受教育程度低、拙劣的社交技能等),這種脆弱會增加離婚的風險;

每一樁婚姻都會面臨偶爾的壓力事件,這需要伴侶彼此提供支持并適應新的環境。不能成功地應對壓力事件會使得壓力更嚴重,應對不力會引起婚姻質量的下降,最終kennel導致婚姻不穩定和離婚

每位伴侶成功適應的能力影響了他們婚姻的質量,同時婚姻質量反過來又影響伴侶的適應能力

婚姻失敗的三種解釋和建議改善方法

持續的動力:在婚姻開始前,雙方就愛意不足,彼此矛盾重重。【建議:婚前干預,防止彼此有著矛盾情感的夫妻結婚,從而避免離婚】

突現的危難:有些夫妻陷入婚后日益增加的沖突和否定的覆轍之中。【建議:鼓勵夫妻保持愉快、大度、關注和友善,從而避免離婚】

幻滅:伴侶們在婚姻開始時,常常對他們的親密關系有著美好浪漫的看法,這是不切實際的樂觀。“婚姻證書上的戳印幾乎還沒干,對婚姻和伴侶的懷疑和幻滅就開始出現了”。【建議:對自己的愛人和關系保留冷靜而精確的知覺,能防止隨后的失望,預防離婚】

親密關系準則(伴侶對我們及親密關系期望的標準)

自主:允許你的伴侶在親密關系之外結交朋友和保持興趣;不要有太強的占有欲。(占有欲提及的次數占 37 %。)

相似:你和伴侶應該有著類似的態度、價值觀和興趣;不要差別過大。( 30 %的次數被提及。)

支持:提升伴侶的自我價值和自尊;不要粗心大意或思慮不周。 ( 27 % )

開放:真誠而又真實地進行自我表露;不要閉口不言。( 22 % )

忠貞:對你的伴侶保持忠誠和貞節;不要出軌。( 17 % )

共處:擁有許多在一起的時間;不要夜不歸宿或者跑出市區。 ( 16 % )

公平:公正公平;不要利用和剝削你的伴侶。( 12 % )

魔力:保持浪漫;拒絕平庸。 ( 10 % )

如何維持和提升親密關系?

保持忠誠:

忠誠的伴侶會以積極錯覺來考慮彼此,彼此理想化并盡可能以最好的眼光來看待他們的親密關系

忠誠的伴侶往往會認為他們的親密關系比其他人的好,會有認知的優越感,事實上這種優越感確實使親密關系更可能持續下去

滿足的伴侶會無視替代選擇

貶低誘人的替代選擇,使人們覺得其他可能的伴侶還不如現在擁有的

犧牲意愿:忠誠的人會有輕微的犧牲意愿

順應現象:忠誠的愛人會忍受伴侶的一些不嚴重的苛刻對待而不還擊

保持滿足:

一、欣賞你的伴侶;二、表達你的感激;三、重復以上兩步

要有義務地去注意伴侶為你付出的關愛、仁慈和慷慨,每一周都要和你的伴侶分享你最欣賞的三個友善之舉

玩樂:伴侶一起參與新異的、具有挑戰性、令人興奮的快樂的活動時,他們通常會感到滿足

積極性:努力顯得快樂、舉止優雅;嘗試使親密交往令人愉快

保證:強調我對他/她的忠誠,暗示親密關系有著美好的未來

分擔任務:公平地分擔需要完成的任務;在必須完成的任務中分擔屬于自己的那部分

如何修復親密關系?

自我實踐:書影音

預防性維持:婚前咨詢

婚姻治療

夫妻行為治療:鼓勵他們成為更愉快和有價值的伴侶

情緒中心的治療:a. 評價問題;b. 建立能培育夫婦之愛的新的交往風格;c. 排演和維持理想的新交往風格

頓悟導向的治療:努力幫助人們理解他們在過去的關系中建立的個人習慣和臆斷

“好姻緣天注定”、“伴侶無法改變”這些觀點/信念是危險的,很多人沒有充分地利用婚姻治療。

本書作者的主張:知識就是力量,只要具備智慧和一起努力,我們就能和愛侶幸福到老。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505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56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463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09評論 1 312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7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18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81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36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6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95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37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59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17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87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0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親密關系》讀書筆記 (美)羅蘭 米勒 2011年6月第2次印刷 第1章人際關系的構成 1.人類需要和其他人接觸,...
    zzlinlin閱讀 1,737評論 0 1
  • 今天我們學習了本書的第二章——親密的互動。 關鍵詞: 非言語溝通,言語溝通,溝通障礙,經濟學視角,付出與收益,忠誠...
    趙清炳閱讀 283評論 0 0
  • 人際關系的構成 個體差異對人際關系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性別差異 性別差異指的是源自身體的兩性生物性差異。親密關系中...
    小力氣的大婷婷閱讀 5,221評論 0 11
  • 人類社會屬性的核心部分是對親密關系的需要。歸屬需要得到滿足后,建立人際關系的內驅力降低。 親密關系的因素 親密關系...
    金無二閱讀 1,271評論 0 0
  • 17年5月買了《親密關系》這本書,草草翻了幾頁,發現書中充斥著圖表和理論,實在難以下咽,就放在書柜束之高閣了,20...
    杰克遜在深圳閱讀 5,318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