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行書(行楷),當然要學王羲之;學王羲之,當然要從《圣教序》開始,原因有三:
1. 書圣王羲之的字;
2. 行楷為主且偏向于楷;
3. 覆蓋廣(全篇1904個字)。
確立目標
本周預設目標: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p>
將的開心指數:
欣賞指數:★★★☆☆
易寫指數:★★★★☆
實用指數:★★★★☆
將——將,也是一個簡體字借助繁體字的行書簡化而來的字。日常書寫簡體字,可以參考“標準行書”的筆法,會寫得又快又好。
行楷的結構特征
形體(整體視野)
左右視角——兩平:上平和下平。
上下視角——中間伸展:傳統書法教學,不講左右結構的字的中間伸展,但其實很重要。
結構(細節觀察)
- 等距——橫筆等距:參考輔助線,行筆中意識大于嚴謹。
姿態(文化特色)
- 迎與讓——右方豎鉤:右下有豎鉤,都要注意,這個豎鉤是點睛之筆。
行楷間對比
區別①:前面講了,嚴格按繁體字來說,將的部首是爿。
區別②:行書中寸的橫筆略短。
區別③:楷書中右下的豎鉤多斜挑,行書多橫挑。
參考每日一字:將(162)
行筆路線
行筆路線如圖:
先寫豎筆是行書的關鍵,第二個挑筆直指下一筆撇的起筆。
撇筆略長,和簡體字楷書的規范略有不同。
其它行筆,注意相互間的銜接
練字體會:
先寫豎,是常用寫法,但不唯一,先寫兩點也不是不可以。
右方的寫法,和簡體字將的夕的姿態略有不同。
挑勾處需要略頓筆,寫好姿態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