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學行書(或行楷),當然要學王羲之;學王羲之,當然要從《圣教序》開始,原因有三:
1. 書圣王羲之的字,符合絕大多數人的審美
2. 教序中以行楷為主,很多書寫偏向楷書,容易入門和使用
3. 全篇1904個字,涵蓋了絕大多數常用字
確立目標
本周預設目標:熟練書寫“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
序的開心指數:
易讀指數:★★★★★
易寫指數:★★☆☆☆(轉折太多)
欣賞指數:★★★☆☆
行楷的結構特征
形體(整體視野)
- 左右視角——首點居正:首點,居正的定位非常重要。
結構(細節觀察)
參差——橫短撇長:行楷中,廠的結構,橫短撇長居多。
參差——中宮收緊:筆畫在字心聚攏,字無論寫大、寫小,中宮收緊是核心。
姿態(文化特色)
- 迎與讓——豎鉤托底:到了行書中,最后一筆的豎鉤,多數變為橫鉤,行書常用。
行楷間對比
區別①:楷書字形略方,行書略長。
區別②:廠在行書中,連起來寫是常用的寫法。
區別③:予最后的書寫變形,也是行書寫法。
行筆路線
行筆路線如圖:
在行書中,點收筆后指向下一筆的起筆非常明顯,練過行書,回頭寫楷書的時候,寫點仍然保持這種“下意識”的習慣,會讓楷書變得生動。
撇筆,最后的頓筆收筆,是這類長字的一個特色,寫頓是為了后面在空中行筆的方便。
行書的折角是訓練的難點,既是連貫要點,也是調整字形的關鍵。
練字體會:
不好練,折筆太多,要寫得連貫,又要位置準確,需要反復練,通過這種練習鍛煉控筆的輕、重變化。
和楷書比整體提速超過50%。
補充:硬筆練行楷的常識
硬筆練行書,注意字的流動性和靜止性:
一般體現靜止的地方,通過對筆的按壓讓筆記略粗;
體現流動性的地方,筆畫細,行筆快。
練習的時候,一般在拐角的地方可以略作停頓,為后面行筆做準備,這是行書最重要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