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逆襲:看似偶然中的必然
3?15晚會“土坑酸菜”的新聞一出,方便面前兩大霸主——康師傅、統一 跌落神壇。
與此同時,一個幾乎淡出消費者視野的品牌重新回歸到大家的視野——白象!3月15日以來,白象方便面屢屢登上微博熱搜。
3月15日當晚,對于網友的質疑,白象食品在微博評論里回復:“一句話:沒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隨后,白象食品明確表示,和3?15晚會曝光的插旗菜業從未有過合作。微博截圖這一表態讓白象方便面收獲眾多網友點贊,不少網友更是催促白象“好好宣傳一下吧”。
此后,白象方便面被網友發現,這家企業曾拒絕日資、還招收了為數不少的殘疾員工。在一些知名方便面品牌因“土坑酸菜”被下架時,白象方便面結結實實迎來了一波“激情消費”,旗下產品短期內銷量暴漲。
3?15曝光讓白象賣斷貨
3月15日起,白象在其網店直播中接連兩天打出了“全面預售,理性消費”的標題。
圖片
白象網店截圖記者注意到,3月16日,在白象網店直播中,產品暫時缺貨,“都是預售”,“現在發貨周期都已經排到15天之內了”,“現在基本處于邊生產邊發貨的狀態”。
白象官方網店呼吁消費者“理性購物”,“吃多少買多少”。
記得上一次讓大家不顧一切也要“野性消費”的品牌還是“鴻星爾克”。
白象的逆襲讓大家看到:品牌競爭的本質并不是打敗別人,而是做好自己!
《孫子兵法》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是故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古代真正會打仗的人,先規劃自己,讓自己成為不可戰勝的,然后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時機。
不可戰勝在于自己,能不能戰勝敵人在于對方給沒給可勝之機。
所以善戰者能做到不被敵人戰勝,卻做不到敵人一定會被我戰勝。
戰勝可以預見,但如果條件不具備,是不可以強為的。
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別人。先管好自己,再觀察別人。
那么,白象是如何做到《孫子兵法》所說的“不可勝”?
第一,以做好的產品為使命
白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忠良曾在2017年河南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表示:哪怕銷售量慢一點,利潤低一點沒關系,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商業行為一定是要一切以消費者為主,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獲得企業應有的利益。
白象的好品質,也印證了姚忠良的承諾。
好產品是品牌的基礎,這個基礎不牢固,品牌的大廈再高也會在一夜之間崩塌。被“土坑酸菜”事件波及的康師傅和統一是最好的例證。
第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情懷
在白象食品的網站上,“企業社會責任”一欄占據重要位置。其中列出“扶貧與教育”“臨時性危難救助”“環境保護”以及“熱心公益”等條目。
在北京冬季殘奧會期間,白象就因雇傭員工中,有 1/3 雇員為殘疾人而登上熱搜。白象不歧視殘疾人,為殘疾人提供崗位,讓殘疾人也能實現生活自立。在白象集團內部,殘疾員工被稱為 " 自強員工 "。殘疾員工的待遇與正常人一視同仁,這是極為難得的。
2021年,河南遭遇嚴重暴雨洪澇災害。白象就與鴻星爾克等企業出手捐贈,成為公眾眼中的“國貨之光”。
據報道:白象除了捐贈了500萬元,還直接將倉庫的方便面全都捐了出去,并發起了“到白象辦公室避雨”“到街頭給受困市民發泡面、發水”等援助工作,也因此被網友稱為“又一個鴻星爾克”。深挖白象過往,大家還驚奇地發現,原來白象還是唯一一家拒絕日資企業入股和并購的頭部方便面品牌。
因此,白象的“不可勝”在好產品,在她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情懷,在對弱勢群體的關愛之情,在面對外資和利益誘惑時不盲從的智慧。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白象的成功逆襲,看似偶然實則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