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今讀思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繼續讀《野叟曝言》(第十二回)

二、開讀李笑來《財富自由之路》(到15頁)

許多年前,當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是20多年以前)就為你自己畫了這幅圖。那條細細的橫線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示,它就在那里清楚地告訴我,我所遇到的一切逆境,所感受到的一切委屈,以及正在經歷的一切不開心,其實都是我尚處在成本線之下所致。

在我32歲那年,在我的第一本書《TOEFL核心詞匯21天突破》出版整整一年的時候,我終于不再為生活所累。而且,除了金錢,我也在各方面感覺自己終于突破了成本線。

萬幸且公平的事,在智力上、知識上、經驗上、復利效應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存在的——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實啊!只要是能積累的東西,大都會產生復利效應。如果沒有資產可繼承,那就持續積累知識吧。

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好。我們恰恰活在一個知識變現很容易(而且越來越容易)、變現金額越來越高的時代——對,知識的習得與積累必然是有復利效應的,這一點也毋庸置疑。

仔細觀察一下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能明白,從出生開始,所有人都不斷習得各種技能,不斷積累,只不過很多人在20歲以后就停止了學習,所以沒有機會在自己的未來體會到復利效應。然而,少數人在20歲以后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他們不僅是終生學習者,甚至像你在讀完這本書后會變成的那樣,還是“終生成長者”——只有成長了,才說明把 “學到”的東西“做到”了。只是學有什么用?早晚有一天,他們會跨過那個拐點(或稱“里程碑”),然后 “揚長而去”。這是復利效應的威力,適用于任何終生成長者,跟長相沒關系,跟基因沒關系,跟家族遺傳也沒關系。從這一點來看,復利效應,貌似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公平的效應。

回頭想想,你之所以無法離那些你非常想要也正在為之努力奮斗的事物更近,是因為你還像 “無頭蒼蠅”似的,是因為你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我想告訴你的是,這只不過是“人”的一種表現: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大腦里的某個概念不準確,或者沒有準確、正確的定義,那么我們必然沒辦法準確、正確的繼續思考,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是:因為定義不準確,所以思考范圍模糊,選擇依據缺失,行動方式錯誤……進而影響整個生活。

我們要的自由,其本質不是財富,財富只是工具;我們要的自由,本質上是實踐自主權。

所謂“個人財富自由”,是指某個人再也不用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時間了。

財富自由根本不是終點站,那只是一座里程碑,在那之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注成長,而不是關注成功。為什么呢?因為當成功發生的時候,它已經成為過去——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

只有走過去才有機會看清楚: “個人財富自由”真的只是第一步而已,后面還有很多步呢!下一步是 “家族財富積累”,后面還有“財富管理”,再后面還有“家族傳承”!你要考慮的,不僅是如何把財富傳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方方面面的能力傳承下去。(摘錄自1-15)

醍醐灌頂。

我心戚戚。

這書買對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找到孩子真正的天分和興趣,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團隊精神,才是更重要的,而學校里未必教得...
    lsg003閱讀 387評論 0 0
  • 1.讀金觀濤 劉青峰《興盛與危機 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311-345) 第九章 科學技術與古代社會(主要比較中...
    lsg003閱讀 440評論 0 1
  • 1.從國際的視野來看,我國雖然是一個傳統文化積淀深厚的國家,是一個經濟大國、文化大國,但不是文化強國。從量的角度來...
    lsg003閱讀 306評論 0 1
  • 1.開讀《神秘的鏡像神經元》(到34頁) 當人們觀察到他人做出指向物體的抓握動作時,所產生的運動誘發電位比僅僅觀察...
    lsg003閱讀 239評論 0 2
  • 一、我認為未來三十年世界會發生巨變。新的技術革命會改變世界的方方面面,如果我們不希望這個技術變革,變成社會革命,我...
    lsg003閱讀 311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