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于看完了《白夜行》。“剖析人性黑暗的極致”幾乎已經成為這部小說的標簽。說實在的,比起壓抑瑣碎的日本小說,我更喜歡治愈系的日本電影和動漫。但不管你喜不喜歡,看過后的就會被窒息的氛圍纏繞,那些陰郁冰冷的文字總是不時的躍入腦海。這大概就是《白夜行》和日本戰后文學的魔力吧。
東野圭吾喜歡通過情節的碎片化和人物的無主角化,使得小說呈現出不完整的感覺,讀他的作品必須通過篇章內的部分線索推斷出時間、空間以及相應的人物關系,進而再理解小說敘事。下面以提綱的形式,梳理一下《白夜行》中故事的“核心事件”和轉折點。
1.亮司發現父親侵犯雪穗,一怒之下殺死了父親。
2.警察立案偵查,松浦勇等嫌疑人有不在場證明,警察沒有找到罪犯。
3.唐澤禮子收養雪穗,雪穗擺脫過去陰暗的生活。
4.菊池文彥獲悉桐原彌生子和松浦勇幽會的照片的存在,想要進行調查。亮司和雪穗合力設計藤村都子和菊池文彥,掩藏過去。
5.川島江利子和筱冢一成結識、交往。川島江利子遭雪穗算計,兩人分手。(導致后來筱冢一成懷疑雪穗)
6.高宮誠向千都留表白計劃失敗,繼續和雪穗完婚。
7.高宮誠再遇千都留,出現外遇,與雪穗離婚。
8.筱??登缃Y識雪穗,并展開追求,筱冢一成懷疑雪穗
9.今枝直巳接受筱冢一成委托,調查雪穗。
10.今枝直巳失蹤,查到的資料丟失。
11.笹垣潤三和筱冢一成交換信息,更加了解亮司和雪穗的關系。
12.笹垣潤三推斷出十九年前的真相,聯合其他警察準備在雪穗服裝店開張日抓捕亮司。
13.亮司自殺,雪穗否認關系。
只看了日版的電影《白夜行》,可能是電影這種載體自身的限制,對碎片化的人物關系進行了合并和刪改,雖然主線劇情清晰了,但不能否認,削弱了東野奎吾作品里催眠式的讓人模糊善惡邊界的魔力,這也是電影飽受詬病的一點。
雪穗和亮司之間的關系,一直是大家津津討論的焦點。雖然從表面上看,兩個人除了最后一幕從來都沒有出現在一個畫面里。他們之間似乎就是世間兩個冷冰冰的惡魔之間的合作:亮司為雪穗除去障礙,雪穗利用自己的人際關系為亮司攫取利益。但亮司對于雪穗的感情主線總是呼之欲出——愛和贖罪。在小學五年級看到父親對雪穗做的事情,為了保護雪穗,殺害自己的父親后,亮司的生命中只剩下兩件事,“贖罪”和對雪穗的愛。亮司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雪穗能過上正常生活,擁有光鮮華麗的人生。他盡一切可能滿足雪穗的“奪取”,只要是為了這個目的,任何人都是可以傷害的,任何罪行都是可以做的,包括最終的自我毀滅。
雪穗對于亮司,就復雜和隱晦的多。女主角雪穗有一個很明顯的支配者——對缺失事物的病態渴望。表面看來,雪穗想要的東西是金錢,名譽,地位,權利等物質上的滿足以及家庭,別人對她的尊敬,對她的愛慕,對她的嫉妒……但這些東西都是她童年缺失的,這些缺失導致了她童年的悲慘,所以成長的過程中,她要的其實只是一樣東西——她要她小時候沒有的。她要補償的都是她小時候所欠缺的東西,加倍的補償,加一百倍的補償,她所要的僅僅是“奪取”。
亮司愛的對象是雪穗,贖罪對象也是雪穗,因此亮司的愛與支配者融合在了一起。他為這份支配所做的一切都可以轉變成對雪穗的愛。亮司的愛也因這種支配顯得那么強烈。但雪穗不同,雪穗的支配在于不斷獲取童年缺失的東西,這份執念和她的愛不是同一目標,沒有融合在一起,所以雪穗對亮司才顯得那么冷漠。雪穗說:“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這句話說得很明白了。亮司把雪穗原本的“黑夜”照耀成了“白夜”,卻又因雪穗的童年創傷過大,依然無法“代替太陽”,只能算是雪穗黑暗生活當中唯一的一個慰藉。
由此看來小說那個冰冷刺痛的結局似乎順理成章:亮司從雪穗華麗的新店樓梯上躍下。當警察笹垣問雪穗:“這個人是誰?”雪穗像人偶般面無表情地答道:“我不知道。”“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薄八淮味紱]有回頭。”也可能真相更加復雜。在故事里雪穗是非常擅長偽裝和表演的,又是那么聰明有心計的一個人。她總能根據不同的環境需求,做出最恰如其分的反應。對雪穗來說,所有的感情表露都是根據環境演出來的。而這時,她竟然沒有辦法表演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她的冷漠其實才是她真實情感的展示。她的心被掏空了,白夜里的最后一點光,沒有了。
雖然東野圭吾的小說一直高居暢銷小說榜,但是純文學的審美性還是差了點。他寫的故事似乎特別不真實,很多東西也都不戳破,只留給讀者一個憑想象去添的殼子。但是見山非山,能從中剖析出什么,還是要看當時你的心境是什么,你相信的是善還是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