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587,盡心章13-1-1-25》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矣。知其性,則知天矣。"】
今天是戊戌年甲寅月戊子日,正月初十,2018年2月25日星期日。
上一節,王夫之先生以朱子的"物格"、孟子的"萬物皆備于我"、曾子的"一以貫之",稱為知性之言。指出"格物致知"、"窮理盡性"只是功夫,"物格理窮"才是知性,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正如糧食發酵為美酒佳釀之后,雖然來處一樣,究其本質已然迥異。又譬如說,正在做功夫的人和已然達到"表里精粗無不豁然貫通"的人,正在路上和已經站在巔峰的人,雖然同為一身,實已變化氣質。
王夫之先生說:"到此方識得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中"是中國哲學核心概念,怎么理解呢?有兩個內涵,一為內,二為正。內,是入,區別于外;正,不僅區別于偏,而且區別于物理意義上的"中間"。
中,為全體大用。
黑格爾的"思維與存在"之辨指出:既不是思維去認識世界,也不是世界向思維展現,思維與世界乃是有差異的同一。所以,邏輯與形而上的存在是同構的。
明天繼續。
【學習參考書目】
《四書章句集注》朱熹著
《張居正講解<孟子>》張居正著
《資治通鑒直解》張居正著
《讀四書大全說》王夫之著
《孟子正義》焦循著
《孟子與盡心篇》南懷瑾講述
《張汝倫老師諸書》張汝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