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蛙兒回來了木有?是不是還在愁苦:蛙兒會帶什么樣的照片、特產(chǎn)、珍品回來?怎么三葉草又不夠了?怎么蝸牛又來蹭吃蹭喝了?
壓力這么大,還不快來學首歌放松一下。
要說到歐美歌手中,誰擁有比你家蛙兒大的美目?又是誰同樣擁有佛系的嗓音?小編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便是人送綽號“打雷姐”的Lana Del Ray。而她的經(jīng)典作品 Young and Beautiful更是她佛系聲線的極致典范,也同樣唱醉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似海浪的交響樂為整曲鋪墊了天鵝絨般華麗的背景,而時隱時現(xiàn)、若有若無的哼唱穿梭其間,厚重的故事才要剛剛開演。當哼唱剛剛熄滅時,你就要開口唱出這第一句歌詞“I've seen the world, done it all, had my cake now”。
滄海桑田,洗盡鉛華,見過起落,除真愛已別無他求。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情感作為基礎,打雷姐慵懶的聲線才有了意義。
因此我們第一個要注意的重點就是:本曲在演唱時,hold住聲音會更顯韻味。要找到這種的聲線,想象一下:剛剛自然醒的你,睡眼惺忪,床有著無比強勁的引力,身體很沉重。此時你的媽媽大聲叫你起床,你答上一句“馬上”。而這個“馬上”,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有氣無力,綿軟至極。如果找到了這種感覺,再來唱唱第一句試試?當然也并非說這就是唯一的演繹方式,但若要像打雷姐一樣唱出她的韻味,我們就要hold住自己的聲音,不用急著嘶吼。
慵懶的狀態(tài)找到了,第二個需要注意的點也來了:咬字也放松一些。Lana Del Ray在演唱此曲時,會將一些尾音模糊化,就好像是漫步在微雨的薄霧中,眼見一位身著紅色套裙的女子,緩緩踩著高跟的節(jié)奏,手舉一柄黑色而帶著蕾絲花邊做點綴的陽傘,向你走來。第一句中的world就停在了字母“L”上,而對“D”則弱化甚至沒有發(fā)出來。
再如,你正準備好好享受一塊黃燦燦的蛋撻。它周圍是酥脆的餅皮,而內里的餡料還有淡淡的焦糖色作點綴。你“嗷”的一口咬下,“啊”的起勢不錯,“嗚”的時候正好雙唇碰到蛋撻的柔軟,心有憐惜,而微微停下,繼而緊閉雙唇收了那嗚的聲音,只在口中細細品味酥脆和柔軟的碰撞。now的“奧”或者ao或者/au/正是這樣一個前強后弱的感覺,/a/的部分很飽滿,而/u/則只是做做樣子,并未很強調。
用上這兩個技巧,再來聆聽和學習下這首歌吧。佛系的你,唱這首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