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歇爾?盧森堡著? 阮胤華譯? 2016年1月版
我們要讓愛融入我們的生活,但是很多人在現實中卻體會不到愛,是什么蒙蔽了愛呢?無非四個因素:1.道德評判,有了好壞之分;2.進行比較,有了上下之別;3.逃避責任,不再真誠的面對;4.強人所難,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這些因素讓我們自己和別人都感受不到愛的存在。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希望人們的改變和行動出于對生命的愛。呈現出來的是彼此尊重,請求幫助而不是命令。請求是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步驟。前面三個是觀察、感受和需要。
區分觀察和評判
區分感受和想法
感受的來源是自身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別人言行的看法。
聽到不中聽的話的四種選擇:1.責備自己2.指責別人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體會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個人成長的三個階段:1.情感的奴隸2.可惡的冷血人3.生活的主人
非暴力溝通要學會愛自己,表現在充分表達憤怒,運用強制力避免傷害,重獲生活的熱情,學會表達感激。贊美之詞無非三部分內容:1.別人給予幫助的行為;2.滿足了自己什么樣的需求;3.自己受助后的感受。
學以致用:
1.保持中立客觀的看待事情,不分好壞,沒有對錯,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2.生活中刻意練習用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和朋友溝通。
3.熟練運用贊美的三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