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史蒂芬 柯維與“大學” - 四書五經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首先要感謝朋友Tim和Melissa借給我這本書,讓我有機會更細致深入的了解了高效能人士應該擁有的七個習慣。 由于最近也一直在和魏奶奶研讀四書五經中的《大學》,兩本書互相交叉,讓我有頗多感悟。今天來和大家分享。

開篇,第一部分,重新探索自我。其實講的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那就是品德更重要,還是個人能力更重要。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之中,答案不言自明。在這里講述“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要不帶偏見,方可做事以原則第一。此話知易行難。“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講的是由內而外的修煉,先追求個人的自律成功,才能有其他的人際關系成就。

習慣一,積極主動。用英文講就是,proactive.? 其實積極主動,大多數人看來更像是一個個人性格的問題。但緊接著習慣二,以終為始,讓我們好好的思考了“來此作甚”的問題。人生來一世,扮演著各種角色,或為父母,或為子女,互為領導,互為職員。待到蓋棺定論之時,我們究竟來這一世為了什么,這便是習慣二所讓我們思考的;呼應習慣一,這早已不是個人性格的問題。習慣三,要事第一。這前三個習慣,是一個人格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

《大學》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所先后,則近道矣。

便也是答了,人生來此作甚的問題。

習慣四,雙贏思維。習慣五,知彼解己。習慣六,綜合統效Synergy。這三個習慣,是一個人格從獨立到互賴的過程。人類是個社會群體。個人,家庭,社區,國家,世界,均息息相關。換個角度講,就是人們常說的,有錢人并不都是快樂的。金錢買不來一切。金錢不等于幸福。作者建議大家做感情投資,儲備情感賬戶,不要透支。

《大學》同樣講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習慣七,不斷更新。是平衡自我的不斷更新。論語有曰:吾日三省吾身。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新,同省。我們要停下倉促的腳步,靜靜的想一想(正念)今天我做了什么,為啥。

每每誦讀《大學》,總讓我感到非常踏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明德)。”

定,我理解為,定力。

有此,對于任何新的想法或者概念,一開始我總是全身心的接受,聽完全部,再用自己的想法來進行判斷。我不再害怕隨意敞開我的心扉,因為我知道我有定力,生活不會受到隨意的干擾。也正是因此,在這段時間,我嘗試了很多新的方法。也正因此有了這篇讀書筆記。

共耗時 61分鐘:

使用10倍速影像閱讀法,重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與“大學”進行穿插思考。頗有感悟,決定寫一篇讀書筆記來與大家分享。這也正是10倍速影像閱讀法,第四部活化整理,所建議的“輸出”。早就想買自己的一本“7習慣”和“高效能家庭的七個習慣”,同時因為寫簡書需要配圖,果斷上淘寶花5分鐘時間下單,同時拿到了書的封面圖片來寫讀書筆記。關于“拆書”閱讀法,也在練習,為準備十月份的注會考試,有大量閱讀和案例分析作準備。寫作....引文.....語音錄入.....修改.....最后過一遍.......完此文


圖片發自簡書App

拆書,要拆為己用。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