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知識晶體-拆書活動感悟

今天又一次來到了拆書活動的現場,再一次感受到了師父自然的氣場和邏輯。師父今天帶拆的書目是《躍遷》,這本書可未謂是2017年個人知識提升領域的必讀書目之一了。這本書是古典老師的新作,一經出版就在知識時長圈內帶來了很大的震動,特別是其中提到了功利讀書、聯機學習、知識晶體等等顛覆人們日常認知的概念、觀念及一些落地實用的方法。

不過這個《躍遷》自己讀起來很費勁,今天通過師父1小時的講解,不僅讓我對知識晶體有了一定的概念,還激發了我找出《躍遷》,好好讀一讀的沖動,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知識晶體。


一、所謂知識晶體:

一把散沙抓不住,一使勁兒就散了。但是混入水泥和石塊,這些材料之間形成結晶,散亂的沙子就可以建起高樓。

知識也一樣,知識點和知識量之間的架構非常重要。如果知識點之間能夠形成穩定的架構,知識就形成一種“知識晶體”。知識從散裝變成了晶體,就變得不容易磨損,強度變大,也容易提取。

【例子】星座就是個特別典型的知識晶體。滿天的星星誰都記不住,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把這些相距數千光年的星星連接起來,形成“晶體”,然后再給晶體賦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現)。

二、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們沒有形成知識的晶體呢?

1.沒有意識

2.沒有方向

3.沒有能力

4.沒有方法

5.沒有行動力

三、那我們應該如何形成知識的晶體呢?

1.通過走出去,鏈接不同的人、事,拓寬了脈,增長見識,也讓自己發現了更多的可能性。

2.通過三環法找到自己的方向。所謂三環法,就是分別列出自己擅長的、喜歡的、覺得有意義的事情。然后找出這3部分的交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方向。

3.通過向身邊優秀的小伙伴、甚至大咖進行學習,找到更多、更優秀、更便捷的方法。

4.通過加入社群,抱團抗懶癌,提高行動力。

5.通過反思、總結不斷地校正方向,保持初心。

6.通過輸出,整合知識,檢驗自己。

7.通過一個簡單的開始,走出成長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我們學習者頭腦風暴的原因分析及提升措施,也許并不全面,但很有啟發, 相信帶著這些思考再去讀 《躍遷》,一定會更有收獲。


最后談談今天作為學習者感受,我還是覺得來的太值了,來就對了。

1.收獲了知識點,get了新技能。

2.感受到了小伙伴對于學習的熱情、對生活的正能量。不管是剛畢業1年的媛子,還是80后的小仙女,都是那么的正能量,知道自己想要的,也具備了能力和方法。

3.每次和大家的交流、討論,都給我到來不少的新知、但更多的舊知強調及激活。

4.感受到了拆書家的風采,也對自己未來的拆書之路充滿了希冀。

有了這些感受后下一步的行動,就是以后要多來參加活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