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里的人性剎那
文/燕趙北羽
竹林中,一位武士身死,與武士有關的人包括武士自己的鬼魂紛紛證明自己是兇手。故事的最終也并沒有說明哪一個人才是真正的兇手。但是這并不是主要的,因為讀完了整篇故事,也并不需要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兇手,因為作者的初衷并不在此。
小說是由幾個人包括死者的鬼魂的證詞組成的。不同的當事人對同一個事件講述的出發點不同、心理不同而隱藏了相應的信息。真相是什么,有沒有真相?通讀全篇也許我們會了解到比真相更重要的東西。
強盜奸污了真砂,原因只是因為武士夫妻經過的時候風吹起了妻子(真砂)的頭巾,看到了她的臉,而一時起意想占有其身體。得到肉體的歡娛之后,本想一走了之,但是真砂卻因為在丈夫面前失貞而感覺到恥辱,讓強盜殺掉自己的丈夫。強盜給了武士一次生存的機會,那就是放開武士,而后決一死戰,并且在23個回合之后擊敗了武士,刺殺了他。(不得不談“變”,強盜原本也沒有起色心,而那吹來了一股注定的風,讓他看到了真砂的臉。真砂也不是不反抗,但是反抗失敗被奸污之后,順從了強盜。真砂也并不是不愛武士,但是在當丈夫的面被污辱之后,決定了還是要保留自己的面子,要求強盜殺掉自己的丈夫。)強盜證詞。
真砂受污辱之后,是事件的犧牲者。但是因為失節的原因,她深深地感覺到了從來未有的恐懼。見證了自己被污辱的丈夫并沒有可憐她、愛護她,而是因為她的失身而對她加以厭惡、加以鄙視。這讓她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她下手殺害了自己的丈夫。她也想過自殺,但是出于膽怯,一直對自己下不了手。(這里還是有“變”,武士并不是不愛他的妻子,但是突如其來的變故還有男人至上的觀點,讓他改變了自己的初衷,因為他接受不了妻子失身的現實。)真砂證詞。
鬼魂為何說他自己是自殺呢?他并不是不愛自己的妻子,但是他接受不了妻子在失身之后對自己的被判。因為妻子說要殺掉自己,并且要同強盜一起去過日子。這讓他接受不了。所以,他在失望之余選擇了自殺。只不過他自己也并不知道,是誰拔掉了自己自殺時插入胸口的刀子。
每個人的說法都有道理,只不過這次的道理并非為自己辯解,因為一旦承認了自己是兇手的話,之后就是被處決的下場。(鬼魂也就不冤了。)
換個角度來看呢?強盜為什么會選擇認罪呢?也許他是被真砂的剛烈所嚇倒,也許他是在得到真砂的身體之后有感于真砂的態度之轉變(殺掉自己的丈夫)也讓他自己感覺到了恐怖,也許他突然感覺自己實在是做惡太多,早晚會有一死。
真砂為什么會認罪呢?也許她是非常愛自己的丈夫的,但是失身后卻得到了她想像不到的冷漠,這讓她徹底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希望。也許她認為自己失節的事情,早晚會有一天大家都會知道,這會讓她無地自容。天地之大,而無自己一錐之地,豈不心傷?不如從夫于地下,但求心安吧!
武士為什么會說自己是自殺呢?也許他也非常愛自己的妻子,但是當時是因為自己貪財被強盜捆住而失去了自由,眼睜睜地看著妻子被污辱而無能為力。做為內心的愧對,他選擇了自殺,只是為了失身的妻子可以繼續活下去,哪怕是于污辱她的強盜?
讀完通篇,驀地就想起了那個名詞“蝴蝶效應”,原本好好的三個人,就是因為那個風來得非常的不是時候,而引起了一場劇變,人性在剎那之間就變得極度陌生……
周末寫完這篇文字,還是感覺有點沉重,不如取一個輕松的結尾:假如當初潘金蓮沒有及時打開那扇窗,或者打開了而西門慶恰恰沒有經過的話,歷史是不是會發生一次非常大的變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