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重慶校友讀書會
“讀書、分享、踐行、成長”
--------------------------------------------
《稀缺》讀書筆記 by Maggie
? ? ?? 稀缺,一種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或者正在經(jīng)歷的東西。是否很抽象?我感覺自己語言是那么地匱乏,說不清楚自己到底稀缺些什么。對了,匱乏,吳伯凡老師說稀缺,其實就是一種匱乏,只是翻譯上的區(qū)別,認為匱乏更貼切。仿佛如此。
一、稀缺會帶來什么影響?
? ? ? ? 作者認為稀缺能讓人得到專注紅利,但同時,使人產(chǎn)生管窺心理,抑制人們關注其他也應該關注的東西,令人們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管窺負擔就是指因沒有對管窺心態(tài)的成本與收益進行評估而產(chǎn)生的心智負擔與不利影響。這點很感同身受,記得讀書會“共讀一本書”活動有一次共讀《拿破侖傳》,那個月時間較為稀缺,一直到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個半小時都沒開始寫讀書筆記。然后,夜深人靜,強迫自己在一個半小時內(nèi)完成,最終,用了半個小時構思,一個小時不到完成了接近2000字的讀書筆記。效率很高,專注紅利很高,對吧?晚上11、12點也沒有其他需要關注的事,仿佛只有專注紅利,沒有管窺帶來的負面影響。可其實不是這樣的。
? ? ? ? 稀缺會自動俘獲我們的大腦,而我們不自知。如果一個人同時在做幾件事情,節(jié)省了時間的同時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而且,錢的問題會永遠糾纏著窮人,而時間問題則會永遠煩擾著忙碌之人。書中多個實驗都證明,稀缺會導致人的認識能力下降,削弱分析、判斷、邏輯推理能力,執(zhí)行控制力下降。稀缺會造成帶寬負擔,導致智力下降。當然,稀缺并不是唯一增加帶寬負擔的事物,其他如夫妻吵架等也對大腦造成負擔。可這些爭執(zhí)、壓力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在任何時間發(fā)生,而稀缺不同—金錢問題會永遠纏著窮人,時間問題會永遠纏著忙碌的人。稀缺會讓人變笨,更加沖動。所有人一旦深陷貧窮,其有效帶寬都會變窄。我們不得不在流體智力和執(zhí)行控制力被減弱的情況下,依靠更為有限的腦力去勉強度日。生活,就這樣變得舉步維艱起來。
? ? ? ? 我想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看書寫筆記,時間應該是充裕的,可由于我希望把時間節(jié)約出來干許多其他的事情,就把寫筆記這件事安排到了最后時刻。可最后一個星期都時不時會想起筆記的事,此事絕對地占據(jù)了我的帶寬,從而讓我變笨,可能其他事情并沒做好。其實只有完成了自己應該完成的那件事之后,才有一種被解放了的自由感覺。
? ? ? ? 那么反過來想,那些財務自由的人,帶寬已被解放,那么就更少有心智負擔,工作效率反而可以更高。小米的雷軍團隊是一群早就財務自由的人,巴菲特希望給哈撒韋公司找個有錢人作接班人,谷歌也有意找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接班……
二、貧窮和忙碌如何讓帶寬變窄?
? ? ? ? 稀缺會引發(fā)權衡式思維,要想從做權衡的苦差事中解脫出來,需要的是余閑。比如,高收入的購物者不記賬的比例是普通人的兩倍多,因為他們不差錢。余閑不是可以預留的空間,而是空間原本就充裕而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余閑,使人們低效利用時間、金錢,但同時,犯錯時,它也可以提供周轉(zhuǎn)的空間和失敗的空間。稀缺不僅意味著人們沒有失誤的空間,也意味著人們更有可能會出現(xiàn)失誤。亨利梭羅說,“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所能舍棄之物的數(shù)量成正比。窮人是金錢價值方面的專家,需求的壓力始終存在于窮人心中,揮之不去,從而造就了他們自身的內(nèi)化尺度。窮人的借貸為什么會讓窮人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后,滾雪球般地讓他們老是在借錢還利息,日子越過越苦?借用與稀缺同時存在。明天的稀缺注定無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樣俘獲你的注意力。“現(xiàn)實偏見”會讓窮人將未來的利益作為代價,過高地估計即刻的利益。稀缺造成了窮人的短視,無法規(guī)劃未來。窮人最不能持之以恒地服藥,作家長時更加不稱職,因為他們?nèi)狈疱X和帶寬。所以,只有改變心態(tài),才是人們逃離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三、如何從稀缺走向富足?
? ? ? ? 由于貧窮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種稀缺,書中大量篇幅都是圍繞貧窮展開。由于窮人不僅缺錢,還缺帶寬,所以作者認為只教窮人技能是行不通的,受教育者不能做到專心致志。施格爾認為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遵從經(jīng)驗法則。比如教窮人財務課程,枯燥的理論是只能讓人望文生畏,繼而怯步的,此時如果運用生動的經(jīng)驗法則,講講具體的事例,就可以為窮人節(jié)約帶寬。所以,帶寬是可以通過調(diào)整適當?shù)膸椭绞絹磉M行構建的。
? ? ? ? 稀缺陷阱的出現(xiàn)源于不斷的救火和管窺心態(tài),“管子”視野外潛藏著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如能對此改變,就能改變貧窮的邏輯根源。比如,可以全新定義扶貧政策,不僅當作長期項目來對待,關鍵還在于方法。1、改變不穩(wěn)定的雇傭關系、收入;2、創(chuàng)建失業(yè)保險類的保障機制;3、向窮人提供能構建起儲蓄余閑的金融產(chǎn)品。馬拉維的一個現(xiàn)金補助項目顯示,現(xiàn)金支持能為低收入成員減少40%的心理負擔。公司內(nèi)部的EHS管理,其實就是一種預防,防止爆炸等意外事故的發(fā)生,而不是等到事故發(fā)生再去解決。這種預防救火的行為可以換來心靈上的平靜,獲得帶寬,避免代價高昂的錯誤。對教育、醫(yī)療、財務、子女養(yǎng)育問題要綜合起來看,而任一項有了行之有效的幫助政策,就能釋放帶寬,提高智商,強化自我控制力,提高思維清晰度,甚至改善睡眠質(zhì)量。睡眠質(zhì)量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有體會。
? ? ? ? 說完貧窮,那么,時間稀缺的問題如何解決?作者也提到了史蒂芬柯維提出的—重要而不緊急的事,做到重視這個層面,那就是解決之道。余閑是必須有的,且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所以時間表不能太滿。MBA組織行為學老師上課時講到一個案例,貼切地展示了稀缺造成的惡果。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不久后發(fā)生爆炸,7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當時正在遙遠的猶他州觀看電視直播的兩個人對這一結(jié)果并不感到意外。這兩人都是為航天飛機設計、制造固態(tài)燃料火箭助推器的莫頓-瑟奧科爾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一個名叫羅杰·博伊斯喬利,另一個是他的頂頭上司鮑勃·埃比林。博伊斯喬利清楚地知道該航天飛機使用的O型圈遇冷會由于熱脹冷縮現(xiàn)象而變得堅硬,從而產(chǎn)生縫隙,進而導致助推器燃料泄漏。可這次發(fā)射已經(jīng)推遲了幾次,宇航局希望能盡快發(fā)射,因為整個國家殷切期待,可同時表示其也不會不聽火箭設計者的意見而強行發(fā)射。可瑟奧科爾公司高管為了取悅航天局,為了滿足人們的期待,為了不再延遲發(fā)射—這就是時間稀缺帶來的管窺,不顧博伊斯喬利的強烈反對,依然決定發(fā)射,造成了這個悲劇。悲劇就是由管窺心態(tài)所引發(fā)的,而這種關聯(lián)具有緊密的邏輯關系。
? ? ? ? 所以,我們需要對余閑進行明確的管理,確保余閑的存在。公司里的“懶螞蟻”往往就是會思考,擁有余閑,所以能夠更加有效率的員工。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閑庭信步般輕松愉悅地處理事務。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有效的帶寬最大化,而非將工作的小時數(shù)最大化,要進行能量管理。
? ? ? ? 簡而言之,要對稀缺進行防御,擁有余閑,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視野中。
Maggie
201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