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一位四十多歲的老教師在路上遇到我,給我說起來學生們學習的問題。他說“我講了很多,學生卻不知道學,讓你感覺付出和回報嚴重不成正比,所以,有時候就提不起精神,就不想再給學生們說那么多了。”
他的心情我是能夠理解的,因為今天上午我在兩個班級檢查半個月前給他們安排的背誦情況。兩個班級分別提問了五個學生,都是只有一個會背,其他的要么胡編亂造,要么只能說出來只言片語。要知道講課的時候,那些該背的地方,我可是一句句重點講解的啊,不就是為了讓他們理解著背誦的嘛。平時的練習和測試的時候,我有意找一些高質量的題,讓他們親身體驗到理解著背誦的意義。可是呢?好多學生還是抱殘守缺,堅守著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大有撞死南墻不回頭的氣概!這樣也算是用心了,而有些根本就不用心。
課的背誦內容,我們學習了三周,我又給了兩周的背誦時間,可是檢查的時候還是這種情況。你說,怎么能不讓人寒心?所以,我很能理解這位老教師的心理。多年的挫敗,也嚴重挫傷了老師授課的積極性,讓老師過早的產(chǎn)生了不該有的職業(yè)倦怠。
說到這里,我想起來上午,我去教務處看公示的在五月份期中考試中,學校對學生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老師們獎勵的情況。我所教的四個普通班,在八個普通班中壟斷了前四名;我所教的重點班也要比另外一個重點班優(yōu)秀。但是,我作為任課老師,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卻只能得到二十元人民幣的獎勵!二十塊錢,不夠買兩斤豬肉的。這樣的獎勵,應該說是施舍會更加合適!試想一下,如此的獎勵機制,能不能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
這樣的氛圍,你不會沒有一點反應。短暫的失落后,我的心迅速恢復了平靜。我反問自己,難道我認真負責的教學就是為了那二十塊錢的獎勵嗎?如果不是,我為什么要為之傷感?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段話,大概意思是,“如果你是為了得到那份薪水而工作,你很難從工作中得到快樂;如果你能從努力工作中獲得快樂,你得到的將不只是那份薪水,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也就釋然了。
突然間,法國梧桐上飄下來的毛毛迷住了我的眼,這讓我想起來四月份春夏之交的時節(jié),那漫天飛舞的楊絮和柳絮,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是,我們都很清楚,這是它們在播撒生命!在這個由鋼筋水泥鑄成的城市里,有多少土地能夠讓它們的子孫落地生根,完成他們傳宗接代的使命?或許,成功的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一。但是,每年的四月份,楊樹和柳樹都在堅持著這樣的壯舉,這樣的執(zhí)著不得不讓我感動。
于是,我又想到了我們的孔圣人。據(jù)說孔子一生有弟子三千人,但是賢明的卻也只有七十二人罷了。仔細推敲一下,圣明如孔子,授徒成功的概率也不過百分之二點四,何況你我這般凡夫俗子?如此想來,似乎我們教師也不應該為那些不知道學習的學生們而氣餒,畢竟每個班級還是有一些愿意學習的。就算是為了那些個別求學上進的學生,我們也應該像楊樹和柳樹那般,執(zhí)著的去奉獻自己的熱情和智慧。否則,才是真正的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