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寫作,尤其是寫學術論文,我們總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的事情。在我們的腦海里,會浮現出小說作家們每天伏案不輟,殫精竭慮,用頑強的意志力堅持日更幾千字,最終才會有一本精彩的著作問世;而寫學術論文的學者們,更是需要絞盡腦汁,樹立課題,在浩瀚的學術著作海洋里不停地查找文獻資料,最后才能完成一篇研究文章。
寫作真的有那么難么?只有作家,學者才需要努力寫作嗎?當然不是!
細細想來,寫作其實是一件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事情。學生要寫作文,職員要寫報告,生活中我們還會寫日記,寫隨想…每個人都離不開寫作,文字,其實是我們非常親密的朋友。
只有作家和學者才能寫出好作品么?答案如舊:當然不是!
如果我們學會按照《卡片筆記寫作法》這本書中所教的盧曼卡片盒筆記寫作法來練習實踐,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寫作高手。
那么,這位盧曼是何方神圣?
尼克拉斯·盧曼是20世紀德國重要的社會學家,但他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社會學領域。盧曼是一位釀酒師的兒子,原來的工作是一名公務員。但他跨界轉行成為了一名社會學教授,并憑借高質量,高產出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學家之一。
從一名公務員轉行為一名社會學教授,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學術成果,盧曼是如何做到的?是通過夜以繼日地瘋狂學習么?在盧曼長達30多年的社會學研究中,他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數百篇文章。如此杰出的成就是怎樣取得的?也是每日筆耕不輟,苦思苦讀么?
盧曼公開了他自己的成功方法---盧曼卡片盒筆記寫作法。在卡片盒的幫助下,盧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完成了博士論文和定職論文,這期間他還上了社會學的課。不久后的1968年,盧曼就被選為比勒菲爾德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并且終身擔任這一職位。
在德國,教授通常在開始公開演講時,會介紹自己的課題,盧曼也被問到他主要研究的課題是什么。他的回答堪稱經典。他簡潔地道:“我的研究課題是社會理論,持續時間是30年,成本為零”。要知道,在社會學中,“社會理論”可是所有課題之母。
2013年,德國社會學家約翰內斯·F.K.施密特在做了大量研究后再次證實:盧曼的高產的確源于他的卡片盒筆記寫作法。
盧曼的卡片盒筆記寫作法怎么會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
傳統的卡片寫作法,是只使用一個盒子來保存自己寫作的內容。而盧曼的卡片盒筆記寫作法多用了一個盒子,對自己卡片寫作的內容進行索引和整理。兩只盒子,一個用于保存內容本身,一個用于監控內容。如果說傳統的卡片寫作法特別合適創意寫作,比如寫小說、詩歌、散文等等;那么盧曼卡片盒筆記寫作法則尤其合適學術寫作與信息密度大的寫作,比如論文、學術專著與長篇科普等。
傳統的筆記系統中,主要問題是人們把某條筆記存放在了哪個主題下;而盧曼卡片盒筆記系統中,主要問題則是考慮想在哪個主題下再見到它。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傳統的筆記系統是從主題向下,而盧曼筆記系統則反其道而行之,是一個由下而上的系統。
盧曼提倡閱讀時手里一定要有一支筆。他說“不寫,就無法思考。”在閱讀時,盧曼用筆不是單純記錄,作文字的搬運工,而是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使自己更好地思考。因為只有在我們能夠清楚地把所讀內容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的時候,我們才會真正理解閱讀的內容。而理解,就是學習的過程。
盧曼用盡可能簡潔明的文字在卡片上寫下他的閱讀心得,并將卡片盒中可以產生鏈接的關聯內容用數字做記錄排序。
這些慢慢積累起來的,相互間有關聯的卡片內容,就如同所有指向同一論點的論據。在需要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將這些論據整理好,再寫清楚它們所證明的論點,就可以把這些筆記變成一篇文稿,最后復查一下就完成了。
所以說,盧曼卡片盒筆記系統是一個由下而上的過程。在做卡片筆記時,我們會思考記錄的內容所支持論證的觀點是什么,卡片筆記中哪些是這個觀點的相關內容,哪些是相對內容,哪些是無關內容…經過這樣的分類整理,我們就可以獲得不同的論點,也就是這些用思想交融而產生的洞見。論點和論據相結合,實際上就是我們下一篇學術論文的草稿。
明白了盧曼筆記法的原理,我們就明白了盧曼為何能如此高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我們不用先冥思苦想學術論文的主題,只需要在不斷閱讀記筆記時思考歸類總結,將相關聯的論據集合整理,就可以慢慢歸結出論點,從而完成一篇學術文章的雛形。
另一方面,卡片盒也可以讓我們在閱讀和記筆記時更有選擇性。唯一的選擇標準是它們能否對卡片盒中的討論構成補充,即它們是否與已有的筆記存在聯系,或者可能在將來產生某種聯系。
盧曼卡片盒筆記寫作法使我們的大腦和卡片盒有了明確的分工:卡片盒負責處理細節和參考資料,存儲的是一種長期的記憶資源,它能保持信息的客觀性不被改變。這使得大腦可以專注于要點、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學科大圖景,并更具有創造力。大腦和卡片盒可以分別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這樣的方式,讓寫作,尤其是學術寫作,不再繁重疲憊。
更好的是,學會使用盧曼卡片盒筆記寫作法并不難。我們不需要從零開始,要做的只是改變一下工作流程。只要在閱讀時拿著筆,按照書中的建議,做好卡片筆記,并在筆記之間建立聯系,越來越多的想法就會自動涌現出來,我們的寫作任務也會自然而然地得以推進。閱讀,思考,寫作,這些是你無論如何都要做的事,只需要在這期間做好筆記,正確放入卡片盒,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我們所理解的事物都是有聯系的,或是通過規則、理論、描述,或是通過純邏輯、心理模型或解釋。而盧曼卡片盒的目的就是專門建立這類有意義的聯系。
現在,要想寫好論文,你只需要對一篇好的草稿加以修改;要想寫出好草稿,你只需要把一系列的筆記變成連貫的文字;為了獲得連貫的文字,你只需要重新整理卡片盒里已有的筆記;所以,你真正要做的就是在閱讀的時候手里有一支筆,開始閱讀,開始思考,開始記錄。
我們都知道,人僅憑意志力和堅持,是絕無可能完成極限挑戰的。只有完全換另一種思維方式,才能心情愉悅地、安全地達成目標。創業如此,做產品如此,寫論文亦如此。
如果做一件事不是因為你有意志力,而是根本不需要使用意志力,那就意味著你離成功不遠了。而組織寫作和記筆記就能發揮這樣的作用。
一支筆,一個卡片盒,一個善于思考的大腦。跟隨《卡片筆記寫作法》,讓自己也開始會閱讀就會寫作的愉快旅程。說不定,下一位高產作家,就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