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寫表達相關的文章,其實“搭訕”,或者“撩妹”也是表達的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否則要么遭人白眼,要么直接罵你“臭流氓”!
前段時間《你的名字》這部動漫比較火爆,很多人對電影中男女主人公搭訕的情景印象深刻,因為它是我們曾經慣用的“伎倆”。看見女生迎面走過,擦肩而過的瞬間,扭頭一臉詫異的表情說到:“你好,我們是不是在哪里見過”?如果你現在還用這種方式,很多女孩子一眼就看出是“套路”,特別是漂亮的女孩,她們可能早就厭倦了這種毫無創意的搭訕和“被撩”,當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那么什么才是高段位的搭訕和撩妹方式呢?羅胖曾經推薦過一本《魔鬼搭訕學》的作品,據說里面提到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比如說搭訕成功率最高的是“母女組合”,具體就是當你在大街上看見一美女和她媽在一起,你上去之后直接對她媽媽說:“阿姨,我能跟你女兒認識一下嗎”?如果你眉清目秀,看著不錯,基本都會得到允許。原因有二,一是現在做母親的都不愿意自己家的女兒成“剩女”,看你還過得去,基本都會將你納入備選。二是對女孩子來講,安全感是第一需求,因為和媽媽在一起有安全感,所以給你聯系方式的概率會增加很多。這本書目前尚未讀過,更多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來看看。
1976年生理學家史培利發現人的大腦根據功能的差異可以分為左右半腦,而左右半腦在思維過程中擔負著不同的責任。左腦負責:語言、文字、數據、列表和邏輯等,右腦負責:圖像、空間、色彩、情感、直覺和創造力等,當時該理論的誕生轟動世界,史培利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可能有人好奇,你講“撩妹”,干嘛要講大腦結構呢?這你就不懂啦,兩性之間大腦功能分區的差異對相同的信息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一般來講,男性偏左腦理性思維者居多,而女性更側重于右腦感性思維。其實不然,兩性之間在左右腦的使用方面的差異其實并不明顯,彼此之間最大的差別在右腦上下部分之間的差別:女性在右上腦部分更為敏感,即“直覺”和“情感”功能;男性在右中腦部分更為強大,即“空間感知”和“藝術天賦”方面;右下腦的“創造力”和“表達力”男女之間沒有明顯差距。大家一定要記得,女性在“直覺”和“情感”方面是極其強大的,她能夠捕捉到非常細微的變化。
如果你在跟陌生的女孩搭訕過程中,對方不拒絕跟你溝通,那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拿到電話號碼,或者加個微信之類的成功率不會太低。所以對很多人來講,“如何使對方不排斥你,愿意跟你溝通”才是撩妹成敗的關鍵。
在大學當中,很多男生為了贏得心愛的女生歡心,會設計很多表白的方式。比如,拉著一群兄弟在女生的宿舍樓下大喊“我愛你,某某某”;把自己打扮的很酷炫,拎個破吉他在某個地方彈唱,然后讓別的同學把女孩子騙到現場,或者筆耕不輟,寫個幾萬份情書,然并卵?
套路很深沉,妹子沒感覺。你能咋的?千萬不要用你強大的雄性邏輯來“撩妹”,現在的姑娘們可不吃這套,因為她們打小就是看著這種偶像劇長大的,況且你又沒有“歐巴”們帥氣腿長!想辦法撞擊她們敏銳的情感線,讓她們的直覺告訴自己愿意接受。那如何能做到呢?
不同性格的女生需要采取的策略會各有差異。以DISC性格分析為例(當然也可以使用樂嘉老師的性格色彩),最容易被搭訕成功的會是哪種性格呢?相對來講,I性格的女生最容易被搭訕成功,因為她們個性張揚,也注重人際互動,她們會把“被撩”看做是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S性格的女孩非常隨和,樂于助人,因此搭訕者如果以尋求幫助等方式與其接觸,也可以輕松地達到目的,但是需要點耐心。D性格的女孩強勢理性,目標感強,搭訕者“與其主動出擊,不如坐而結網”,即通過自我包裝來吸引女孩主動與自己搭訕,當然這里的包裝不僅僅是自己的外在形象,也包括劇情的巧妙設計。那最難的應該屬于C性格的女孩,她們謹慎內向,每時每刻都帶著放大鏡和顯微鏡觀察著周邊的世界,要“撩”她們需要足夠的勇氣和動力,我個人認為兩種類型的男生可能會是她們的克星,一是學霸,二是渣男。因為C性格的女孩偏好專業崇拜,一旦她看到你在某個領域高人一籌,很容易成為她們內心的偶像。物極必反,因為她們身邊可能蠻多專業人士,渣男反而在她們眼中是“新生物”,因為好奇心作祟,渣男有時也會很容易捕獲她們的芳心。
撩妹,沒那么簡單,用心加方法,才能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