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9 C&B15電影季 《天才少女》 燈塔組

上周燈塔組的電影季實在是非常精彩,合作很到位,單個人也很強,內容和PPT都非常好。廖興菊的對電影故事的講述,非常細致,抓到點也很到位。李瑛對PPT做的特別好,內容上充分顯現出大律師的專業風采。佩珊在客體關系上非常精微對電影中各組人物關系的解讀讓人驚艷。最后秀英姐熟練的運用客體關系理論全息的對電影的分析加上她個人的經驗的講解也是非常地精彩閃亮。聽完他們組的電影講解,真是感覺一個夢之隊誕生了。下面對其中印象深的一些點進行整理如下:

1.虛假自體:不夠好的母親不能執行嬰兒的全能要求,不斷地錯過嬰兒的表情;相反,她給出自己的表情,讓嬰兒順從。母親無力理解嬰兒的需要。嬰兒對母親表情的順從將導致嬰兒與自己自發的、賦予生命以意義的核心保持一種隔離狀態。在最極端處,虛假自體導致一種不真實感或者失敗感。

兒童發展出虛假自體的一個重要使命是,通過使真實自體隱藏起來而保護它,這種功能是通過順從環境的要求而實現的。Diane的真實自體一直非常羸弱的保護著,因此她的情感發育水平和心智化水平也一直沒有得以發展,自殺的功能就是保護真實自體免受凌辱。

Diane對母親的恨意和報復,通過毀滅自己而得到了實現。她無法向Frank一樣跟母親針鋒相對,因為自體無法提供這種力量感。

2.在Evelyn的眼里,Diane不是一個主體,甚至都不算是一個客體,而是她的自體客體,是她的一部分。一方面她認為Diane軟弱,考慮問題不周全,另外一方面她架空了Diane的自體,扼殺了自體的發展??吹降膹膩聿皇酋r活的女兒,而只是一個有著數學天賦,可以幫他實現抱負的機器,她需要的不是將自己提供給女兒使用,而是去使用女兒。

3.抑制性客體:母親不能移情性地與兒童接觸,她們的反應大多建立在自己的內在幻想、自戀需要和神經癥性沖突的基礎上。母親將利用孩子來維系她自身的某種東西。一個抑制性客體的孩子,有一個永遠也無法完成的任務,他們的任務首先就是應付母親的心情。如果他們成功地完成了當前的任務,他們也僅僅是成功地創造了一種氣氛,在其中他們可以開始自己的生活。

4.興奮性客體:持續的,穩定的,有情感響應能力的客體。

5.夠好的母親(抱持性環境):夠好的母親充分提供嬰兒所需要的一切,她不僅認識到嬰兒的本能需要,而且了解他的創造性,尊重他的邊界,依據兒童需要的變化進行適應和改變。

6.真實感依附于真我與主觀性客體關系的必然結果。任何客體的形象都是我們主觀感受在內心中的投影,任何的客體形象都是主觀性客體,真實感受到真我水平主觀感受的影響。

真我具有創造力,真我覺得自己是真的,自發的,可以感受到真實和真誠,特質包括對現實和環境認知能力較高,并能與之安然相處,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較獨立自主,喜歡獨處,不介意展現孩童的一面,能夠玩耍、享受有趣的事物。

7. 擁有獨處的能力需要以下:

? ? 身心處于放松的狀態,不必處于整合的狀態,建立在足夠好的母親的照顧之上,是情緒發展成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獨處的能力要看一個好的客體是否存在于個體的精神現實中。

獨處的能力核心,自我——關聯嬰兒在母親陪伴下獨處的心智(獲得一種養育者不在場的在場感)是移情的基礎,能力,可以與他人有良好的情感鏈接。

? ? 獨處,自體和客體的分化是完整的。

? ? 獨處不是遠離他人的獨處,而是有自己的空間,也有小伙伴的群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