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我們的眼光所到之處就是我們監獄的圍墻。---尼采
我們日常的視角,是億萬年為進化而來的直覺。直覺是大自然最寶貴的饋贈,是一個幫助我們高效的趨利避害的反應系統。進入現代社會之后,整個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也大不一樣了,在新環境下,如果我們再通過直覺看問題,不僅看不到事實真相,也得不出有效策略。
今天分享的書籍《反直覺思考:斯坦福大學思維自修課》給我們帶來了反直覺思維。要適應新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 ,升級我們的大腦系統不容置疑。
今天分享三個內容『隧道視野』、『事后諸葛亮』和 『帶羽毛的飛機』。
1、隧道視野
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狹窄的視野。不能缺乏遠見和洞察力,視野開闊,方能看得高遠。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現在怎樣,而是將來會怎樣。
在北方的某個小鄉村,有一匹馬和一頭驢是非常好的朋友。每天晚上回到宿舍 ,都要交流一天的心得。馬每天載著主人在外面跑,告訴驢:“我總希望主人帶我去更遠的地方!”驢則在家里拉磨,每天回來之后,總埋怨:“今天主人又把我的眼睛蒙住讓我干活,什么也看不見,真郁悶!”所以更多的時候是馬在講他的見聞。一段時間之后,驢逐漸漸適應了蒙著眼睛干活,“這種感覺也很不錯”,對馬說。
春天到了,馬因為平時的杰出表現獲得了一次和主人遠行的機會,到了南方,見到了青山綠水和繁華城市。一年之后,馬滿載著南方的特產回到了家里,見到了依然在那里拉磨的驢。
馬談起了旅行的經歷,驢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驚嘆道:“你走了那么多的路,有這么多的收獲,我想都不敢想。”馬說:“你錯了,論走的路,兩個差不多,問題在于我和主人有著一個更大的目標,并始終如一地朝著目標努力;而你卻將眼睛蒙住,年復一年地圍著磨盤轉,所以始終走不出狹隘的天地。自然就沒有我這番見識?!?/p>
思維的局限性、習慣、信息匱乏、思考不全面都有可能造成“隧道視野的”。除了外在環境,有時也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影響人們的決策。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陷入隧道視野?
001 避免情緒極端時做決策
在情緒失控的時候,往往是與優勢決策背道而馳的。事情本身并不引起情緒,引起情緒的是我們對于事件的解釋和評價。
據說,情緒產生后,需要6秒鐘才得以與思考連接。即6秒前,情緒不被理智影響,若發生行動,就是本能的情緒化反應?!套∏?秒,再行動!
002 尋求多面觀點
生活就像一面多棱鏡,不止一個鏡面,相對應的,事情的解決方式也不止一種,決策時跳出目前的選項,我還有更好的辦法么?我還能尋求誰的的幫助?
與對方談判時,多視角、全方位找出對方的選項,用上帝的視角審視他的最優選項是什么,怎么與最優選項接近,為什么這個最優,還有其它什么可能?
2、事后諸葛亮
”夏洛克·福爾摩斯說,“做個事后諸葛亮總是易事。
大部分人都有“事后諸葛亮”?!拔以缰?!我就說是這樣!”“你當初要聽我的就好了”之類的話,盡管事前對推測有猶疑,但事后人們幾乎總是認為,當初自己就百分百確定。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看到別人做好一件事,心里會想:這也沒有多厲害嘛!等到真正自己想去做的時候,卻發現能做好其實并不那么容易。
人們總習慣于高估自己,這是出現“事后諸葛亮”的大部分原因。怎么能在決策中做”事前諸葛亮“?
丹麥哲學家索恩.克爾凱郭爾說過,人生必須回望才能理解,但生活必須展望才能度過。
寫決策日志,可以是記錄擇業的選擇,伴侶的選擇,物品買賣的選擇,甚至旅行選址的決策。建議從現在開始寫決策日記,能幫助你了解自己決策的細化和不足,并提高決策和判斷的準確度。
可以模仿彼克.德魯克做法:每當做出重要決定或采取重要行動時,你都可以事先記錄下自己對結果的預期。9到 12個月后,再將實際結果與自己的預期比較。
還有一個比較好的鍛煉方法,叫預測--反饋法。把自己置身于某個決策前,想象一下自己會怎么判斷,最后再拿結果出來反饋。李叫獸曾分享自己在做公司的戰略決策時,覺得面臨很多選擇難以下手。于是他把自己代入97年的蘋果公司,想象自己就是那個時候的喬布斯,按照自己的做事方式可能會怎么做,而喬布斯的做法是什么,結果發現了自己的思維需要被糾正。
3、帶羽毛的飛機
為了發明更便捷的交通工具,飛機目前成了首選。但你絕對是你到最開始的時候飛機的雛形是有羽毛的。
飛機的靈感來源于飛行動物,人們通過模仿把飛機做成有羽毛的粘在上面,雖然羽毛飛機墜毀了。萊特兄弟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并最終研制成功。
Alexander Fleming在實驗時,沒有蓋好培養皿的蓋子,實驗細菌就被窗外飄進的青霉孢子感染了。但他通過觀察,發現青霉孢子周圍的細菌消失了這一現象而發現了青霉素,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人類的發現,不是突然靈感產生,而是在不斷的觀察中意外獲得了偉大的發現。正如萬維鋼老師所說,我的失敗不是我的成功之母,但是別人的失敗則可能是我的成功之母。
從靈感、行動到結論,這里有什么方法論呢?它涵蓋了觀察、分類和定義三個步驟可運用到我們工作生活中。
比如開始寫作時,通過觀察你喜歡的作者,寫作風格,手法總結有什么方法,對這些方法進行分類,哪些是適合你的,哪些你目前欠缺要提升的。如果要報名寫作培訓課程,但老師太多,卻不知道哪個好,可以先確定寫作老師側重哪方面,是偏方法論還是還是偏實用性,他們的課程適用于零基礎還是高階人士?挑選出最適合你當前狀況的課程。學不在多,而在于精。
總結
今天分享了三個反直覺思考模式,分別是“隧道視野”、“事后諸葛亮”和“帶羽毛的飛機”。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只有避開隧道視野,用更多視角、更多維的看待問題。跳出原有的視野,避免做事后諸葛孔明,通過決策分析、預測、反饋多種手段糾正自己的思維。遠離羽毛飛機的悲劇,從他人失敗中識得先機。
尼采說,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我們的眼光所到之處就是我們監獄的圍墻。開啟你的全視角,你將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那不一樣的風景足以顛覆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