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舊稱平安京,是日本平安時代的都城,我從異國而來,只是粗粗游覽了一番,雖不能細察這座千年古城,但也勉強一窺這千年的歷史的蒼茫。
我探訪的嵐山,位于京都市區以西,在千年前的平安時代,是平安京很多貴族們別莊的所在地,當然是風景不俗。
這里山水皆佳,水名“大堰川”,河水清澈,水道平靜,又有一座橫跨河水的長橋,名為“渡月”,據說是昔日龜山上皇稱贊這橋似乎能連接月亮一般而得名。山名嵐山,離河岸不遠,山勢不高,林木茂盛,遍是野生櫻花與楓林,春日賞櫻、秋天賞楓都是絕妙,山中也有竹林,綠竹茂密高大,竹林小徑仿佛可以把人帶到另一個世界。昔日,平安都城的貴族們把別墅建在這里,游舟戲水,賞楓品酒,或悠游于山間竹林,或吟嘯于山中月下,自是神仙般的享受。
我來的季節不巧,正是萬物凋敝的冬日,這里寒風凜冽,樹木凋敝,風景不免蕭瑟了很多,幸而有冬日的晴空,給我們添了幾分暖意。走過仿古的渡月橋,是新修的嵐山公園,游人不多,三三兩兩,有像我們一樣異國的游客,也有京都本地的人們,也許是在此地郊游,也許是在附近落戶。沒有旺季那如織的游客,沒有春日那漫天的櫻花與身著和服的女孩,這里似乎也只是尋常的公園。
忽然想起唐時的詩句,“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渡月橋與藍山別莊恰似朱雀橋與烏衣巷啊,昔年的貴族度假的住所如今只是游人的一景而已。所謂滄海桑田,世事變遷,無非如此,繁華與衰微,奮起與落魄,雖說無常,卻也是大千世界輪回的必然。凡事總是盛極而衰,若是最后能歸于平淡,其實又有什么不好。
公園里有籬笆圍起來的古樹,應該是最古老的枝垂櫻,冬日里雖然看上去凋零慘敗,等到明年春天,櫻花又會是漫天的飛舞,大堰川的灘頭依舊會像往年一般綠草茵茵,游船劃來,還是一處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