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溫生涯規(guī)劃中三點一線定位理論的時候,又看到這句話"不要用戰(zhàn)術上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勤奮與懶惰,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一聊。
這句話里提到的戰(zhàn)術,是具體的執(zhí)行、行動層面。我接觸過很多行動力超強的小伙伴,每天的活力十足忙著各種各樣的自我成長的事情:從早上的早起打卡,到中午的背單詞打卡,到晚上到健身打卡;晚上和周末總看到他忙碌于各種課程、沙龍活動。前兩天在某個自我成長的社群,還看到一位小伙伴在苦惱"每天有3個社群要打卡,是否要放棄一個,壓力好大!"。這樣的小伙伴,豆子滿心的佩服!這是真正的勤奮啊!如果在2年前,豆子面對這樣的小伙伴,會非常非常的焦慮,總覺得一個瞬間就被這樣的小伙伴甩出去好遠。但是,這兩年來,豆子也經過了一圈這樣的生活,包括現在,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剛剛說的情況,不就是豆子本人嘛?但是事實上,這一圈轉下來后,套用現在的一句話來說,"然并卵"!你看,豆子還是在學校里教書,不但收入沒有太大變化,好像也并沒有在哪個方面變得很牛。聽上去,真事個悲桑的故事啊......其實,這就是說喂到戰(zhàn)術上的勤奮——以為只要忙起來,只要在勤奮的忙碌中,就一定能達成目標,但是,我們往往忘記了,自己的目標還沒找到呢!
而這里非常關鍵的,就是這個"找目標",也就是定個人的"戰(zhàn)略方向"。無論是今天視覺導圖中提到的"三點一線"定位法,還是現在特別流行的"我從小就想成為xxxxxx",這都是尋找目標定方式之一。關鍵是,找準適合自己的目標,清楚的知道這個目標對自己意味著什么,如果實現這個目標可以讓我們得到什么(這里的得到什么,不只是收入,還包括成就感等情感收益),不但我們能對目標更加堅定,也能幫我們更好的看清,如何達成這個目標的道路,其實,也就是有了更清晰更直接的戰(zhàn)術方向,是不是比盲目的忙碌要好太多了呢?我們說回到之前舉的例子,那位奔波于各種學習場所的小伙伴,還有2年前迷茫的豆子,如果確認好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其實就能比較輕松的對自己想要學的東西做減法:減去那些不能直接服務于目標的工作/學習,而聚焦于提升自己某個領域的能力,以更高效的達成目標。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我們能看到的好的、想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要解除信息爆炸帶給我們巨大的壓力和焦慮情緒,請著眼好我們的目標,相信聚焦后我們會嘗到一層一層遞進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而非再盲目的忙碌。
親們,千萬別再"用戰(zhàn)術的勤奮,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