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再不寫下來我就要忘了…
我對它期望有點過高,所以反而有些失望。而同行的朋友本不抱希望,反而驚喜了。
總體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本身以民樂為題材就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一方面拍的人少,獨樹一幟,另一方面也是為民樂做了宣傳,有這個心思我覺得就已經很好了。加上講的整個故事比較完整、不聳人聽聞、不落校園劇的俗套,這對于這類型國產電影來說還是挺難得的。
其次,演員們很不錯。其實并不是我能叫出名字的人…國產影視劇的演員演得總是讓我覺得尷尬,而這部片難得的并沒有。彈古箏的姑娘又中二又堅持理想的眼神,真是帥得讓我想嫁。可是男主也是又可愛又蘇,該嫁誰呢哈哈哈。
然后一些細節讓我覺得有點意思。從西洋樂和民樂的服裝就能看出他們分別給人們留下的慣常印象。并且注意到整個學校其實是一種偏西式的風格,民樂也差點停止招生,由此可以窺見民樂的生存狀況了。還有最后關于“傳承”的概念很好,電影對于民樂的未來是抱著樂觀的期待的。
整部片表現出的氣氛輕快明亮,確實是青春的樣子,有不顧一切的沖動,有背著老師搞搞陣的古靈精怪,有對夢想的美好憧憬,有若有若無的懵懂感情。很適合夏天看啊。
不過誠實地講它的不足也同樣明顯。第一次讓我皺眉是女主去二次元宿舍的時候。按理說現在已經不是“二次元”剛出現的時候了,人們對它也越來越包容,不應該有這么過度這么浮夸的反應才對。有一個朋友曾經說“不想在電影院看二次元的東西”,我大概能理解了,本來是些我們早已習以為常的東西,偏偏大驚小怪、過度反應、用力渲染,這讓我覺得怪尷尬的。
有些情節邏輯也有問題,這方面的判斷可能會比較主觀。我第二次皺眉是女主當面表白那里,我當時覺得鋼琴男神沒毛病,不過是他不喜歡她而已,怎么就牽扯到“歧視民樂”了呢……不過過去一周了,可能我的記憶有偏差也不一定……后面女主由迷茫到覺醒的這個過程也有點倉促單薄。
片子最燃的兩個點應該是斗琴和最后上臺表演那里,但是很奇怪的是該沉時不夠沉,該高昂時也無法很激動。還是缺了點火候吧。
總體來說瑕不掩瑜啦,國產電影有這種進步還是挺好的。閃光的可不止是少女,執著追求的少年少女們都是閃閃發光的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