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被安利之后就去看了閃光少女的點映,小劇場的上座率也有70%,全程基本無尿點,難得的好片子。
片子講的是學民樂的女主為了引起學西洋樂學長的注意而組建了一個民樂隊,在被學長嘲諷民樂老土之后,就和民樂班的人一同逆襲了西洋樂,與幾個二次元女生一把他們喜愛的民樂展現給眾人,并最終獲得認可的故事,是國產電影中難道的正能量題材,燃度爆表。
片中的演奏作為外行來說基本沒發現什么假演亂來的情況,百度了一下女主男主為了片中演奏練得非常刻苦,女(總)配(攻)也是貨真價實的古箏十級,最后幾個單人演奏特寫帥到炸裂,此刻有彈幕應該走一波教練我想學XX。
先說好的部分
1. 故事的主線講的是民樂和西洋樂之間的斗爭,相同的題材很容易讓人想到另一部講民樂生存的電影《百鳥朝鳳》,相較《百鳥朝鳳》整體壓抑的情節,《閃光少女》選擇用比較輕松的手法敘述了這種外來文化沖擊下傳統文化的生存現狀。
電影開頭也向《百鳥朝鳳》做出了致敬,而這一次把“民樂和西洋樂”的爭端放在了年輕一代的身上,據說這和編劇小時候學民樂卻受學西洋樂同學欺負有關(笑)。學民樂的女主喜歡上了學西洋樂的高富帥,但高富帥和他身邊的白富美卻自認學西洋樂的高人一等,和只配街頭賣藝的民樂妹不是一個階級的。
民樂班為了守護自己喜愛的音樂和西洋樂班一言不和就尬琴,最終讓這群眼高于頂的人認識的音樂并沒有高下之分,只是每個人喜愛的樂器不同,沒有誰可以看不起對手對于音樂的執著和愛。
劇中雙方的斗琴非常精彩,是全劇的點睛之作。
2. 故事的支線從非主流文化入手,講述一群有著自己愛好,但又不被主流文化認可的年輕一代的故事。劇中有走古風的B站古箏女神(致敬B站鎮站之寶)、沉迷ACG的二次元lo娘、受人欺負的無口少女、存在感極強的洛天依、還有隱藏人群的阿宅男主……
二次元文化作為現今年輕一代中最廣泛流行的亞文化,影響了80后到00后的整整3代人群,很少有主流電影為這樣的人群出聲,而《閃光少女》還是很正面的給這些人群給予了支持和肯定,女配千(總)指(攻)大人為了向眾人推廣自己喜愛的古風曲和民樂一直在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和女主組建樂隊也讓她找到了自己想走的道路,也用完全不一樣的方式去向大眾呈現民樂的魅力。
作為個人,還是很容易從劇中得到共鳴,當自己喜愛的二次元作品不被人認可,當混圈被人當成怪胎,當看動漫被人當成幼稚,當沉迷二次元被人說成沒有前途,我們還是應該堅持走自己喜歡的路非常重要,不必為了迎合大眾而做出改變,人生只有一次,自己要活出精彩!
再來吐槽一下劇情
1.劇情依舊很弱,屬于開頭就能看到結局的類型,對民樂沒什么熱情,因為喜歡男神而搞事,卻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女主;默默在女主身后付出,隨時準備逆襲的備胎男主;一臉高冷內心火熱推動劇情發展的總攻女配;基本沒有智商只負責嘲諷的低段位反派,湊一塊上演了民樂逆襲西洋樂,屌絲逆襲高富帥的標準青春喜劇,沒有出彩的地方,但也基本沒什么大的過錯。喜歡國外校園喜劇的人對這一部國產劇的評價應該不會太低。
2.支線主線劇情交叉的非常尷尬,讓我有了一種強行蹭二次元熱度的感覺。其實就這個劇本來說,單講二次元少女的追夢或者是民樂以全新姿態逆襲都是非常棒的構思,劇情估計是借鑒了Love live中以偶像人氣拯救學院的的構想,希望通過二次元古風編曲來展示民樂新的魅力,從而拯救民樂,但在細節的處理上還是有問題,沒有充分表達清楚,導致我在后半場非常懵逼,讓二次元五毛特效強行入鏡非常之尷尬,打Call的圍觀群眾讓我有想自插雙目的感覺,算是全劇最大的敗筆了。
總之劇本的硬傷不影響整體食用,槽點滿滿,特效五毛,二次元場景尬到飛起,但這還是一部非常正能量的片子,在劇場看到好幾個lo娘哈哈哈,也許正式上映能看到大家穿著cos服小裙子漢服線下包場聚會的場景?想想也是很歡樂。
最后還是想說,老子想回十七歲去做個二次元少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