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這輩子最后買的東西是由別人決定的
男主角小林大悟作為一名過氣的大提琴手,在東京混不下去后,帶著妻子回到山形老家,誤打誤撞進入了入殮師行業。
《入殮師》這部電影帶有日本獨特的文化美學:為往生者化妝。在日本,家屬和殯葬公司之間有一個夾縫中的職業:入殮師。給往生者換衣服,擦洗身體,化妝,然后放入棺木。
從另一個角度看,入殮師更像是一部勵志片,遭受朋友愛人的質疑嫌棄,入殮師并沒有放棄這個已經尋找到成就感和內在成就感的職業。最后愛人理解,朋友感動,堅持和對職業的敬重換來了回報。
2、
日本人對工作的態度值得尊敬
通過男主的視角見證幾個家庭對親人離開的不同反應。有悲痛欲絕的,有開懷釋然的,有平靜悼念的。
一個老奶奶在自家房子開了一家澡堂,30年間堅持工作,知道離開的最后一刻還在填柴火。而我們印象中總是有退休這個概念,認為人老了就應該什么都不做,然后默默等死。
入殮師的儀式感是最正式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延伸細微之處,用的毛巾,衣物都參有儀式感。對往生者的儀式感,是為了安慰生者。
在妻子喊出“你別碰我,你不干凈”,離家出走之后,小林拉起夢想的大提琴,期間所有的音符都是和自己的對話。
一個男人,如果能找到一個,不論你做什么,都支持你都相信你能做好的傻老婆,那會是最幸福的事。
3、
想做的事就趕快去做,不要回歸宗教,不要養個孩子讓他去做。
向死而生,一期一會。
避免后悔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現在當成最后一天來活,這就是向死而生——向死而生不是向著某一個你設定的,“有一天我老了”這樣的場景而生,而是向著“每天都是最后一天”的可能性而生。每天都不能重來,跟每天“一期一會”
我們年輕的時候,熱烈的喝酒,打架,愛戀,也是努力告訴自己,我曾經活過。生命短暫,脆弱,渺小,如果看明白了這一切,我們自然也會理解超越死亡的方式——繁衍后代、貢獻社會價值、以自己獨特的方式過一生。
熱烈的活著,不是為了死的那一天想起曾經的過往而沒有遺憾,而是因為今天,現在,每時每刻,時間過去之后,剛剛的自己就死掉了。
而最好的超越死亡的方式,就是把此生活成天堂。那就是:
通過干干凈凈的賺錢讓人相信干干凈凈的賺錢是可能的。
通過實現理想讓人相信實現理想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