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機會被拒絕。但是很多人,被拒絕一次之后,會產(chǎn)生自我保護的生理反應(yīng),只要之后有一點被拒絕的意思,就馬上選擇逃跑。
這個Ted是華人蔣甲經(jīng)過100次被拒試驗之后得到的一些想法或者說,也是經(jīng)驗。
他全程都是用的非常幽默的語言,但是實際上當你真正被拒絕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他說在他小時候,曾被拒絕過,在他心里或者潛意識里已經(jīng)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初中的時候有幸聽過比爾蓋茨的演講,激起了他想要改變世界的強烈愿望,而這兩者在很多時候有很大的矛盾,當你想要改變世界,或者說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往往會潛意識里想到被拒絕的體驗,這時候內(nèi)心會不自覺的自我保護,很多時候,就會退縮,因為害怕再次被拒絕。
蔣甲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立一個牛逼的公司然后收購微軟,童年時的雄心壯志,但是直到30歲他也沒開始自己的事業(yè)。他一直想要突破自己,于是他終于邁出了第一部,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之后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他嘗試著去接受拒絕。第一次,他決定去向一個陌生人借100美金,然而當他說出來自己的要求,不等保安說完為什么,他就尷尬的直接溜走了。當一個人感覺被拒絕后,第一反應(yīng)就是逃跑。然而,之后他認真分析自己的行為,雖然突然借100美金很容易被拒絕,但是畢竟保安也問了為什么,說明還是有一些機會去獲得同意的。
往往一開始就決定逃跑,那么你永遠不可能得到接受的結(jié)果。
當他反省之后,他決定一定要等要別人說為什么,或者自己主動去詢問為什么拒絕,這樣其實就是故意的把自己的臉皮變得更厚,而不是因為一個表面的拒絕,就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受到傷害。比如之后他有要求在星巴克門口迎賓,這肯定會讓員工覺得奇怪,但是他也主動說出了員工的顧慮:這是不是很奇怪?之后他成功得獲得很多機會。
想要成功,你必須得臉皮厚。
這個道理在生活中可以如此淺顯。你要一步步去逃離自己的舒適區(qū),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每天去實現(xiàn)它,每天進行復(fù)盤,在根據(jù)復(fù)盤結(jié)果一步步調(diào)整自己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