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一大驚喜是順利通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說實在,這次能通過,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今年忙碌,沒有時間看書復習,差不多在考前三周才開始碎片化學習。回報遠大于付出,這是意外之喜。然而,我復習時間雖然花得不多,但又感覺知識掌握較到位,自信能通過,結果如愿以償。在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當然,心理學自然要系統扎實地去學,并不是拿個證蒙混過關就可以的。我的意思是,如果你需要這個證,但暫時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投入大量時間準備考試,不妨看看這篇文章,或許可以讓你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反復演練真題,攻克理論考試。
理論考試考的是基礎知識,特點是知識點很多,而且比較分散,那本書又特別厚,給人大海撈針的感覺。想在短期內把書啃下來,難度很大,極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那么,我是如何處理的呢?
秘訣就是直接做真題。手機上有很多關于心理咨詢師考試的APP,你可以去下載過來做。我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添加了“心優雅”這個公眾號,非常不錯(號外號外,不是廣告,不是廣告,又不給我廣告費)。里面有很多真題,而且是免費的,每道題目都有詳細解析,有時還會涉及其他知識點。開始做的時候,成績提示我是“咨詢師考試歷史上的恥辱”,錯誤率之高,簡直慘不忍睹。
比起其他APP,“心優雅”有個“偷看”功能,這個功能特別棒。在做題過程中,遇到不確定的題目,我會先“偷看”,因為偷看里面有解析,我一看就明白了。但是,答案我不急著改過來,繼續往下做。交卷后,我就知道自己得了幾分。然后,再去“查看錯題”,“查看錯題”里面也有解析。這樣,對于同個知識點,我相當于鞏固了兩遍,印象深刻。如果解析不夠明確,我再去翻書,這樣比較有針對性。這種學習方式有個特別大的優點,那就是你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我經常是在陪女兒學跳舞時,做個兩三套真題。
參加過考試的朋友應該能發現,試題有80%是與真題重復的,如果你把近十年的真題做兩遍,基本可以穩妥通過。我理論考了77分,就是以這種方式得到的。分數不好看,但我很滿意了。
那么,親愛的小伙伴們,我們該如何通過理論考試啊?做真題,看解析!做真題,看解析!
二、 做真題,看解析,梳理重難點,各個擊破技能題。
相對而言,技能難度會稍微大一點。不過,如果你學習比徹,通過技能可能比理論還容易一些,因為很多內容理解性的。我們這把年紀,理解力往往比記憶好使。對于技能選擇題,我的復習模式基本和基礎知識一樣,還是做真題,看解析。做多了,就會發現技能選擇題真正需要你記的東西比基礎知識少多了。就是三大塊,心理診斷技能,心理咨詢技能,心理測驗技能。當你做個五六套試卷,認真看完解析,心里就差不多有譜了。不過,《心理咨詢師(三級)》和《心理咨詢師(二級)》這兩本講技能的書還是要看的。
首先,它不難看。因為很薄,而且還有許多案例,比較有趣,閱讀起來也省時省力。
其次,案例分析往往需要系統的知識,這樣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所以要去看看。最好仔細看看。不過我這個懶蟲,也就瀏覽了下,大概知道知識分為哪幾大塊。不過,后來發現這種處理方法是錯誤的,結果差點悲劇了,詳見第三點。
第三,看了這兩本書,對于面試大有裨益,因為面試的題目,很多與技能問答題是重復的。比如關于病癥診斷,還有各流派的主要理念和治療方法。比如,筆者這次面試,有道題目就是貝克闡述的不合理信念有哪幾種。由于背得不夠熟,又在評委的深情注視之下,結果完全懵逼了。面試有三道題,我這題答得亂七八糟,得了66分,悲劇了。
關于技能問答題,秘訣是狠抓重點。重點是什么呢?分享下經驗。
有一道題目你是打死要會,打不死一樣要會,那就是如何下診斷。模式參考如下:
(一) 排除器質性病變
(二) 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排除精神病性障礙
(三) 分析心理沖突性質,判斷是否犯了神經癥。
否:判斷屬于一般心理問題,還是嚴重心理問題。
是:根據許又新簡易判斷法評估其程度。
似是而非:即神經癥性心理問題,沖突已變形,病程不夠或社會功能沒有嚴重受損。
(四) 典型癥狀
(五) 下診斷
(六) 鑒別診斷
這是答題的一般流程,具體內容大家參照咨詢師的習題集或真題。別小看這一題,容納的知識點很多。你得熟練掌握病與非病三原則,神經癥簡易判斷法,還要掌握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的診斷標準和區別,更要熟悉諸如焦慮癥、抑郁癥、神經衰弱、恐怖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等精神障礙的典型癥狀,并能快速鑒別。
這塊知識是重中之重,選擇題、問答題,甚至面試,都會考!切記切記!
案例問答題比較常見的問題還有:對來訪者目前的狀態進行資料整理、請你分析來訪者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有效心理咨詢目標的特點……這里不再一一展開。此外,認知行為療法、系統脫敏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等一定要扎實掌握。
對于案例問答題,我是這樣準備的。把從10年開始的問答題盡可能都背下來。還有習題集后面有六個案例分析題,也爭取都背下來。如果這些做不到背下來,也要試著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當然,我沒有熟練成誦,結果差點悔青腸子。考試時,我還將這幾頁答案撕下來隨身攜帶。個人認為,除了案例題,這本習題集價值不大。
三、 自我演練,保持淡定,拿下面試。
說實話,這次面試我不滿意,純背誦的題目居然完全懵逼,實在是種屈辱。好在我自小練就“鬼扯神功”(要不怎么扯得出幾十萬字的心理小說,嘿嘿),勉強通過。我在考試群里問過小伙伴,總結了下面試題目。就我個人感覺,專業性強的面試題,基本與技能題目一致。如果你技能題準備充分,這種題目不在話下。面試程序一般是這樣,他給你一份案例,在候考室準備十分鐘,然后去面試。保持淡定哦。
題目有些與案例有關,有些無關。有關的往往要考察你專業知識,我們稱為“專業型題目”。
這類題目有,要你下診斷,或者問你這種個案適用于什么咨詢方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最大特點是什么,一般流程是怎樣的。如果這些知識你都沒掌握,估計直接掛在技能考試里了。所以,技能的書要好好看透,吃透。
還有一種是與你個人相關的,姑且稱為"應用型題目"吧。常見的題目有:
1、 你為什么想要稱為一個心理咨詢師?
2、 你童年經歷對你的職業選擇有影響嗎?
3、 你準備如何將你所學的咨詢知識應用到你的工作中?
4、 你是如何應對你遇到的挫折和創傷的?
5、 你認為你作為一個心理咨詢師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6、 結合EPQ理論分析你的人格特征。
像這種題目,你答案的質量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態度。首先,你不能慌里慌張,口不擇言。你想啊,咱就是學心理的,心理素質這么差,不是打自己臉嗎?人家印象肯定差。然后,你得充分展現你是充滿愛心的、富有耐心的、遇到問題會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的,雖然目前專業知識薄弱,可你一直在不斷學習,這不就跑來考咨詢師了嗎?能拿到證最好,拿不到證,心理知識疏通了一遍,受益無窮……巴拉巴拉,相信你懂的。
我想,在成功掛掉一個題目后,我還能勉強通過,大約就是因為我態度好,簡直就是那“紅星閃閃放光芒”。如今,來訪者中心療法影響那么大,講究的就是咨詢師個人的魅力和咨詢關系,如果你能給評委如沐春風的感覺,即使專業知識稍微薄弱一些,評委也可能給高分的。因為心理咨詢是項特殊的工作,卻缺乏親和力,缺乏共情能力,再過硬的理論知識都是白搭。
面試具有場景性與及時性,你會容易緊張,以至于語無倫次,不知所云。所以,我建議你先在家里進行人格分裂式演練。具體操作是,你假裝自己是評委,提個問題,然后又立馬變身為考生,認真細致地回答。
毫無保留地分享了,點個贊吧,也祝你順利通過!順便關注下我的長篇心理小說《每個靈魂都有一片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