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一座山的山腳下住著兩戶兩家,一家姓袁,一家姓李。姓袁的名叫袁天罡,姓李的名叫李淳風,這兩個人是表兄弟,從小就在一個學堂里念書,處的好,玩得好,沒事就在一起下棋玩。
有一個春天的早晨,上著大霧。學堂里的先生就以有病為由,讓學生自由活動。袁天罡、李淳風兩人趁機相約到南山去玩玩。過了一山又一山,只見滿山蒼松翠柏,桃紅柳綠,煞是好看。就這樣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之間已經走了好遠。突然,他們倆看到前面有座廟,走近一看,只見廟匾上寫著“南天門大殿”。門前有兩個白胡子老先生在下棋,旁邊的草地上插著兩把鐵鍬。
袁、李二人從小就愛好下棋,一時來了棋癮,就不自覺地站到了兩位老人的后面看了起來,一直也沒走。也不知看了多長時間,只覺得旁邊的青草樹木一時發黃一時發綠,樹葉子一會發芽一會凋零。等一盤棋下完后,兩位老人才發現他兩人在看下棋。老人問:“你們兩人是從哪里來的?”袁李回話說:“我們是山下學堂的,出來游山玩水。看您二老下棋看呆了,不覺誤了時間。真對不起,我們還要回家上學。”老人說:“你們是回不去嘍!你兩人已經出來三百多年了,你們沒看見嗎?旁邊的草一時發青,一時發黃,那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再看看旁邊的兩把鐵鍬,鍬頭已經銹出了孔洞,鍬柄則完全爛掉了。
老人又說:“你們家中已經七代過去了,家里人是不會認識你們的。我交給你們一樣東西,再告訴你幾句話。”說著老人拿出兩根蘆柴交給他們兩人說:“你們拿著它,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掉。到家萬一家人不認你,你就拿上這個東西再來找我。”袁李二人就各拿著一根蘆柴下山了。走著走著,突然前面有兩只老虎撲了過來。兩人嚇得要死,飛快地爬到一棵大樹上才沒被老虎吃掉。老虎走后,他兩人只顧逃命,早把兩根蘆柴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們二人翻山越嶺,費了很大勁才摸到自家門口,見門口坐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二人上前彎腰施禮問道:“請問這是袁大莊嗎?”老漢打量著這兩個青年:“你們從何而來呀?叫什么名字?”他倆回答道:“我們一個叫袁天罡,一個叫李淳風,是表兄弟兩個。”老頭一聽氣得不得了:“袁天罡是我的七世老祖宗,死了有幾百年了。你們兩人今天來瞎嚼蛆,是討打嗎?快滾!”罵著罵著,他還吆喝兒孫們一起把袁李二人打跑了。
二人逃走后,這才想起那兩根蘆柴來,回去再找,哪里還有蹤影。再回頭去找那大山大廟,也全都不見了。沒辦法,兩人只好漂泊到他鄉流浪糊生。
筆者點評:“觀棋爛柯”其實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最早出自梁代任昉的《述異記》: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與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饑,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持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觀棋爛柯”因此而出,這座山也因此得名為“爛柯山”。據說就是現在浙江省衢州市的石室山,又名石橋山。由于此故事有趣而又神奇,所以后世便演繹出很多版本,袁李觀棋爛柯就是其中之一。
? ? ? ?但袁天罡、李淳風歷史上確有其人。袁天罡是李淳風的師傅,是唐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言家,深受唐太宗賞識。《舊唐書》曾細致地記載了他給武則天算命的事:武則天尚在襁褓中的時候,家人把她扮作男孩子請袁為她看相,袁驚嘆道:“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后當為天下之主矣!”李淳風也是著名的易學術數專家、天文學家、文史學家。他們二人共同的代表作就是名揚古今的《推背圖》,被譽為中國古代第一預言奇書。它用謎一樣的隱語和圖像,將唐朝之后約2000年的歷史未卜先知地勾勒出來。從唐朝開始、武后稱帝、岳飛抗金、滿清入關......直至天下一統,中華騰飛。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興衰榮辱的歷史據說都可在《推背圖》中一一找到印證。書名“推背”二字是根據書中最后一個卦象的“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而來。
? ? ? ?由此可見,袁李二人本身就是古代自帶流量的網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