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彌
等了三個多小時,就在我雙腿發麻,口干舌燥想離開時,駱老先生終于完成了他今天的藝術表演,收拾琴盒準備離開。我冒昧地沖上去向他做了自我介紹后,并說明來意想采訪他的原由,老先生想都沒想就委婉的拒絕我。我不想這樣輕易地放棄,畢竟等了三個多小時不是想等到一句委婉地拒絕。我又嘗試著走向前,再次說明我對他的故事很感興趣,也許過去的往事您暫時不想提起,但對于我來說這是最好的素材。
在我的再三懇求下,老先生看了看我,問道:“你等了多久了?”我說:“三個多小時,但值得?!崩舷壬伎剂撕芫?,當我以為他會再次拒絕我時,他終于開口說好,但只給我20分鐘的時間。我立即開心的點頭答應,因為我的堅持,才有了今天這篇與大家一同分享一位流落街頭藝術家的文章。
老先生8歲時開始啟蒙學琴,無師自通,學習二胡只因為看到校辦墻上掛著的一根弦,讓他迷上了二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也是這一刻起,他與二胡有著一生的牽絆。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先生也有著藝術家那矯情的夢,渴望一個安靜的環境,一把二胡,一群喜歡聽他拉奏出美妙旋律的聽眾,此生足矣!
然而,理想很美滿,現實卻很骨感,遭遇社會動蕩、世事紛擾、當過知青下鄉、進過國企當工人,后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下還做過很長時間的廣告裝潢。在生活的壓力下,別說談藝術了,能吃飽飯就已經是幸事,老先生不得以放下心愛的二胡,舍棄他的藝術生涯。
本以為這將會是一生,誰想命運再一次和他開起了玩笑,2000年底,老先生受朋友之邀來深圳謀發展。沒曾想命運如此多舛,在陰差陽錯之下,淪為街頭賣藝之人,一身的傲骨,卻要以“乞討”為生,哎...
一把陳舊的二胡,一把遮風擋雨的雨傘,還有一張小凳子和一部陪伴他多年的音響設備。簡單的裝備陪伴老人走過16年的賣藝生涯。16年,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已長大成人,對于新婚夫妻來說,早已開枝散葉,兒女滿堂。對于這位老人來說,16年的街頭拉琴日子,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和蒼涼,無數次老人也曾意欲過放棄的念頭,夜闌人靜之時也曾懷疑人生。
可恨,琴緣難斷,當看到路人聞琴聲而駐足,當聽到圍觀者對二胡演奏出優美旋律之音交口稱贊,當聽到媽媽告訴身邊的孩子這是二胡時,所有的辛勞和苦楚,頓時都化作幸福和滿足。
上天總是會把機會留給努力付出的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堅持后,老人終于贏得了社會關注,也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2015年后,終于有機會獲邀參加諸多大型文藝演出活動,《中國夢想秀》、《中國達人秀》、《我要上春晚》、深圳電視臺《跨年晚會》、鳳凰衛視訪談節目《全媒體大開講》等大型綜藝節目。
還曾多次受邀赴臺灣參加民間交流活動和騎行文化之旅,并應邀參加拍攝寧波風光宣傳片,音樂制作人根據老人與原上草樂隊經歷拍攝的《離離原上草》在央視成功播出。
多年的堅持終于換來了相應的回報,無數個日日夜夜的焦慮終于等到了喜極而泣的成果。得到大眾的認可,收獲聽眾的喜愛,我不再是孤身一人,伴隨著我的除了高貴的藝術,還有我一身的傲骨。
我雖孤身一人置身在這喧囂城市中央,卻猶如身帶百萬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