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如何提高寫作水平--《刻意練習》

【R·閱讀原文片段】

在他早年的自傳中, 富蘭克林描述了自己年輕時怎樣致力于提高寫作水平。 根據富蘭克林自己的說法,他在童年時代受過的教育, 最多只能讓他當一名普普通通的寫作者, 能把句子寫通順就十分不錯了。

后來,他偶然看到一期名為《 觀察家》(The Spectator)的英國雜志, 發現自己被雜志中高質量的文章所深深吸引。富蘭克林決定, 他也要寫出那些漂亮的文章,但沒有人教他怎么練習。 他可以做些什么呢?他提出了一系列聰明的方法, 目的是既教自己寫作,也教《觀察家》的投稿者提高寫作水平 。

富蘭克林于是開始觀察,一旦他忘記了文章中一些句子的措辭 ,可以怎樣以最為相近的方式重寫那些句子。因此, 他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幾篇文章, 然后寫下對每個句子內容的簡短描述, 只要讓他能夠回想起句子講的是什么意思便行。

幾天后, 他開始厭倦從自己一開始寫下的線索中重寫文章的方法。 他的目的并不是逐字逐句地復寫那些文章, 而是要寫出自己的文章, 而且要讓自己的文章和那些文章一樣描寫細致入微、 用詞精準簡練。

他寫完后,回頭找到最初的文章, 將它們與自己寫出的文章進行對比, 并在必要時糾正自己寫的版本。 這教會了富蘭克林如何明確且中肯地表達觀點。

富蘭克林發現,這些練習的最大問題是,他的詞匯積累并不像《觀察家》的投稿者那樣豐富。并不是說他不認識那些詞, 而是他無法做到在寫作時“文思泉涌、信手拈來”。

為彌補這一不足,他想出了前一種練習的變體。他確定, 寫詩將迫使他想出大量其他不同的詞語, 他通常不會想到那些詞語, 只有在需要與詩歌的韻律和聲律模式相一致時, 才會去努力搜尋它們。

因此,他找到《觀察家》 雜志上的一些文章,并將它們改寫成詩句。接下來, 在等待了足夠長的時間, 以至于最初記下來的詩句和措辭在他的記憶中已經消失時, 他再把詩句改寫成散文。這使他形成了一個習慣, 就是要找到正確的詞匯,并且增加對詞匯數量的積累, 以至于他可以迅速從記憶中調用這些詞匯。

最后,富蘭克林再來完善文章的總體結構和邏輯。 他又一次找來《觀察家》的文章, 并為每個句子都寫下一些提示線索。但這一次, 他把那些線索寫在另一些紙上,并且故意把順序打亂, 使詞匯完全處于無序的狀態。然后,他等待足夠長的時間, 不僅讓自己忘記了最初的文章中句子如何措辭, 還忘記了那些詞匯的順序,再一次復寫文章。

他找來從某一篇文章中摘抄下來的、 沒有按順序排列的提示線索, 并按他認為最符合邏輯的順序來排列, 根據每條線索寫出一些句子, 并將自己寫的結果與最初的文章進行對比。

這樣的練習, 迫使他小心翼翼地思考怎樣在文章中理清思路。如果他發現, 在文章中的某些地方,他整理的思路與原文作者的思路不一致 ,他會糾正自己,并試著從這些錯誤中學習。

他以自己特有的謙虛的方式, 在自傳中回憶自己怎樣分辨哪些練習可以產生期望的效果,“ 有時候,我很高興地發現,在一些重要的小細節上, 我一直足夠幸運,能夠改進方法或語言,而這鼓勵我認為, 假以時日,我可能成為一名可以被人接受的作家, 那可是我最大的夢想。”?

當然,富蘭克林過于謙虛。后來, 他成為美國早期歷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他的著作《窮查理智慧寶典》以及后來的自傳,成為美國文學中的經典。富蘭克林解決了一個許多人經常面對的問題,即想要提高寫作水平,但是沒人教他怎么做。

? ? ? ? ? ? ? ? ? ? ? ? ? ? ? ? ? ? ?本段節選自安德斯·艾里克森、羅伯特·普爾著《刻意練習》P194-196

------吐槽開始分割線------

這個翻譯簡直是爛到影響理解意思,翻譯差評!

------吐槽結束分割線------

【I·復述原文】

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卻無計可施?

來讓我們看看富蘭克林是怎么從一個“能把句子寫通順就十分不錯了”的人,通過自己摸索的方法,而變成一個“美國早期歷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作家”的。

富蘭克林曾經在自傳中提到,早年自己受過的教育僅僅能讓他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寫作者。后來,在他看到《觀察家》這本英國雜志的時候,被其中的文章所吸引,進而想訓練自己成為一個能寫出《觀察家》那樣水準的文章的人。

為了能達到《觀察家》文章的水準,富蘭克林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

第一次嘗試:

富蘭克林選取《觀察家》里幾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把文中句子的關鍵詞寫下來。然后,根據這些關鍵詞復寫句子。這樣做是為了能讓自己學會以最為相近的方式來重述這些句子。

不過,沒幾天他就厭倦了這個方式。因為這種練習并達不到能寫出和《觀察家》那些文章一樣描寫細致入微、 用詞精準簡練的自己的文章。

于是,富蘭克林改進了自己的方法。

第二次嘗試:

這次富蘭克林不再僅僅復寫句子,而是根據一些關鍵詞來寫自己的文章。寫完之后,與自己選取的《觀察家》上的文章進行對比,并在必要時糾正自己寫的版本。

通過這種方式,富蘭克林學會了如何明確且中肯地表達觀點。

不過,在寫作過程中,富蘭克林發現自己詞語量太小,達不到“文思泉涌,信手拈來”的水平。于是,他又進行了如下嘗試。

第三次嘗試:

富蘭克林先把《觀察家》上的一些文章改寫成詩句。然后, 在過了足夠長的時間, 以至于最初記下來的詩句和措辭在他的記憶中已經消失時, 他再把詩句改寫成文章。

他知道,寫詩能迫使他想出大量不同的詞語。寫完詩后,再把詩歌改寫成文章,這又是一個需要大量詞匯的過程。文章改詩,詩改文章的這個過程使他形成了一個習慣, 就是要找到正確的詞匯,并且增加對詞匯數量的積累, 以至于他可以迅速從記憶中調用這些詞匯。

解決了中肯表達觀點與積累豐富詞匯的問題后,富蘭克林開始嘗試完善文章的總體結構和邏輯。

第四次嘗試:

這次,富蘭克林還是給《觀察家》上的文章寫線索,寫完后把這些線索全部打亂,然后放著。放到時間足夠長到, 他不僅忘記了最初的文章中句子如何措辭, 還忘記了那些詞匯的順序的時候,按照這些打亂的線索來寫句子、寫文章。寫完后,與《觀察家》上的原文進行比對。如果他發現自己的思路與原文作者的思路不一致,他會糾正自己,并試著從這些錯誤中學習。

通過這個練習, 富蘭克林學會了怎樣在文章中理清思路,從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具邏輯性。

富蘭克林就是通過以上嘗試的方法與不斷的練習,從而變成了一個會非常會寫作的人。

總結一下,富蘭克林的有效的寫作練習方式是這樣的:

1、選取自己想要達到的水準的文章。給文章寫關鍵詞。然后,根據關鍵詞寫文章。寫完后,與原文進行比較。查看自己的表達與原文的差距,并進行調整與總結。

2、把選取的自己想要達到的水準的文章改寫為詩歌。然后,在自己什么都記不得的時候,將詩歌擴寫為文章。這一步是為了擴充自己的詞匯量。

3、給選取的自己想要達到的水準的文章寫線索,寫完后把線索打亂,然后放著。放到自己什么都記不得的時候按照打亂的線索寫文章。寫好文章后,與原文進行比較,查看自己的不當之處,進行修改與總結。

【A1】

讀書的時候,我很討厭作文。因為不論咋寫也寫不來高分。雖然,那時候老師也教導我,要多看多輸入,才下筆如有神。然而,不論我看多少,作文對我來說還是頭疼二字。

后來,我參加過一次某網紅的知識訓練營,其中有教到如何寫作。我方知道,寫作是需要從模仿開始的,是有套路與方法的,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回想那時班上的作文高手,他們好像的確是模仿能力比較強。

在我看到富蘭克林提高寫作水平的這段時候,我愈加清楚了,是自己之前沒注意方式方法。老師說的多讀多輸入,肯定是需要經過一定加工的輸入,而不僅僅是看。那,想必班上那些作文高手在看書時候,肯定不是像我一樣,看一遍就過去了,而是做了一些思考與加工的,是有質量的輸入的。而寫,肯定也是要經過不斷練習與改進的。我自己常常是寫了交差拉倒的態度。

無怪乎,作文水平一直稀爛。

既沒有豎立一個標桿文章,也沒有對標桿文章進行加工性輸入,還沒勤加練習,只有寫不好的份兒呀。

【A2】

寫作技能,人人必備。

我自己也在有意無意地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然而并沒有系統的練習。

那么,就借此契機,給自己定個階段性練習目標與計劃。

目標:九周,拆解與復寫我最喜歡的連叔的文章八篇,以期對文章邏輯結構有個認知(這個期待并不具體,然而這個只是個模糊期待,可衡量的目標是前面那句話。)

計劃:每周按照如下方式拆解與復寫一篇連叔叔的文章。

1、先確定八篇自己喜歡的文章,包括軟文。

2、第一周,給每篇文章寫一些關鍵詞或線索,全部打亂,然后放著。

3、第二周開始,按照一篇的關鍵詞寫一篇文章。每周一篇即可。

4、寫好文章后,跟連叔的原文進行比較。比較的重點在于,文章結構的安排,段落中的邏輯順序等內容。

5、比較之后,寫總結。尤其是注意自己寫得不到位的地方。

其實,拆解與復寫過程中,我可能會發現連叔文章一些有問題的地方,那么之后可以去換其他公認的經典的人的文章。連叔的強大,其實更在于他的價值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