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雨水無情地拍打著花蕊
花心忍著撕裂般的疼痛
折射出珍珠的光芒
映照在路過的姑娘臉龐
為那梨渦增添了絢麗的光彩
綠葉在哀鳴,花莖在嘶吼
而我心中的你——
每天開出一朵花
我為什么繼續重拾寫詩?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唐三百》,到后來的海子、北島、三毛、泰戈爾、食指、徐志摩、戴望舒、鄭愁予、林徽因……總有一種感覺,覺得詩歌的世界是空靈的,是靜謐的,是充滿思考的。帶給人的心靈是震撼,是洗滌,是凈化。
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時期都不乏偉大卓越的詩人,但似乎靜下心來讀詩的人變少了,靜下心來創作詩歌的人也變少了。
中秋節時,大學的《詩歌鑒賞和創作》課的老師給我發來了他創作的兩首詩歌;前段時間桂花飄香時節,老師同樣給我發來了他創作的《桂花詩》。還記得大學那會兒,老師讓我們寫的《桂花詩》;還記得老師每節課課后作業都是圍繞一個主題,讓我們創作一首詩歌;還記得結業考核時,老師讓我們將自己創作的詩歌集結成冊。胡適說,“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么意義,他就有什么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大學的一位學長,真的是特別的喜歡寫詩,或者應該說是熱愛寫詩。就我所知到的時間,他創作詩歌已經八年有余了,并且一直堅持,不論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他都游刃有余。有時忍不住問他為什么一直堅持寫詩,他的回答很平常也很讓我感慨,“當你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不需要原因的。”紀伯倫說過,“如果有一天,你不再追求愛情,只是去愛,不再追求成功只是去做,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行,那么一切才剛開始。”
華茲華斯說,詩是平靜中回憶起來的情感;魯迅也講過,憤怒的時候,不宜做詩。
我記得有人曾總結過:詩歌是一個時代情感水平的標志,而散文是一個時代智慧水平的標志。
莫泊桑說,“生活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糟。”與生命的繁華與慷慨相愛,即使歲月的刻薄與荒蕪相欺。
臺灣著名繪本畫家幾米,他說,“生命的變化太快,太殘酷,來不及準備,也無法預料。所有的美好都在當下,而所有的變化也變得美好。我感念那一段飽受折磨的傷痛時光,讓我變得感性而敏銳,許多平凡的小事變得重要,而許多非凡的大事又變得無足輕重”。
最深的黑夜即將過去,你看,月亮出來了。
詩歌欣賞
《春暖花開,面向大海》
? ? ? ? ? ? ? ? ? ? ? ? ? ? ? ? ? ? 海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 每一座山 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橄欖樹》
? ? ? ? ? ?三毛
不要問我從那里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甚流浪
流浪遠方流浪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
不要問我從那里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為什麼流浪遠方
為了我夢中的橄欖樹
《相信未來》
? ? ? ? ? ? ? 食指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于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 ? ? ? ? ? 汪國真
我不去想,
是否能夠成功 ,
既然選擇了遠方 ,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
能否贏得愛情 ,
既然鐘情于玫瑰 ,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
我不去想,
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
我不去想,
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
只要熱愛生命 ,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夜晚的我們總是孤獨的,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愿每晚與詩相遇、與你相遇,希望你能找到停靠的一片港灣。愿你仍能有詩,有夢,有坦坦蕩蕩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