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詩句說的好像喝杯小酒能夠抵抗冬雪似得。我相信你若不是個千杯不醉的酒鬼,喝了酒之后也會臉發紅來心狂跳,說不定還能喝的全身發汗,整個人燥熱難擋。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大冬天應該來壺小酒暖暖身子才行。而且印象中越是寒冷地方的人越能喝酒,河北人喝蓮花白,山西人的汾酒,東北人愛整二鍋頭,再往北去了俄羅斯,毛子都喝上伏特加了。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喝酒其實完全不能給你暖和身子。即使你真的覺得暖和了,那也是你大腦騙你的。
確實,當你喝酒后會有一種熱乎乎的感覺。那是因為酒精刺激了身體表皮中的毛細血管,使那些血管的直徑擴張了,血液加速流向皮膚所導致。所以你感到溫暖的僅僅只是皮膚表皮給你的信號。我們人類維持的正常體溫大約是37攝氏度,雖然每個人略微有一些差異,但是大體就是這個數字。這個數字是由你身體中的新陳代謝所維持著。用比較冰冷的科學語言來說,就是你身體中產生的化學反應讓你能一直維持著這個體溫。當外界的溫度很低的時候,你身上表皮中的血管會收縮,里面的血液就會從表面逐漸流向體內,所以你在冬天會覺得手腳遲鈍,但是這些回流到你內部的血液可以保證你那些重要的內臟器官維持正常的37攝氏度。不至于把脆弱的它們給凍壞了。
但是在酒精刺激下,那些在你身體內部器官中所儲存的血液會流到身體表面,這么一來你就覺得整個人熱乎乎的了。但這只是暫時現象,只不過酒精讓你整個人身體中的熱量進行了重新的分配,并且給你的大腦發送了錯誤的信號。你若感覺自己喝了酒要出汗了,就是酒精在和你的腦袋說,太熱了太熱了,快點出汗來降溫。酒精本身自帶著一些熱量,但事實上,因身體散熱速度加快而付出的熱量,比酒精供給的熱量要多的多。若是你是個經常灌酒的人,若是沒小菜干喝酒,在整個人喝的暖烘烘后,慢慢就會覺得越喝越冷,整個人開始打寒戰和起雞皮疙瘩。
喝酒喝的凍死可不是什么笑話。就在去年,在英國那個寒冷潮濕的小島上,一個學生喝完酒后意氣風發地不穿外套打算走九英里的路回家,然后就因為體溫過低死在了路邊。今年,美國紐約奧內達加社區學院的一個19歲的帥帥的長發小鮮肉在聚會時喝了不少的酒,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因為體溫過低和酒精中毒臉朝下栽在了雪地里,就這樣嗚呼哀哉了。今年過年的時候,中國的吉林也有個男生參加完同學聚會后半夜回家,然后因為酒喝得太多,凍死在了雪地中。在體溫過低的時候,這個男生因為體溫調節中樞麻痹出現幻熱,還把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脫了,在雪地中光著上身蜷縮著離開了人世間。
喝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