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個周末,去深圳考試,感受了一下大城市的氛圍,那是三線城市所不能比擬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佇立人群中,沒人會在意你是誰,你的精神狀態如何?是開心還是難過,每個人都行色匆匆,臉上寫滿這個城市的冷漠與無奈。
畢業那會,我也曾在深圳待過半年有余,對這個城市還是很深愛的,喜歡它的包容,它的規劃,它的變幻萬千,它的生機勃勃。
每個早晨總能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獲得一天的能量,你不會覺得孤單,雖然你一個人走在馬路上,穿過人行道。
待到下班的時候,一天的工作耗盡了你大部分的能量,但當自己走入喧鬧的人群中,出入熱鬧的菜市場時,疲憊在那一刻會很輕易地被打跑,被抽離身體。
那時的我,有一個習慣,每當迷茫、喪失動力的時候,就會跑去擠地鐵,往人流多的地方去,嘈雜的菜市場,喧鬧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漫步其中,觀賞那一張張陌生的臉龐,看他們臉上細微的表情,那些在路邊擺攤吆喝買賣的青年小伙,舉著牌子蓄意拉人進去做生意的姑娘們;
看著他們滿滿的生命力,他們在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生活做最大努力地改變。
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沒有上過高等教育,不知道什么是高斯定理,什么是檸檬酸循環,但他們知道怎么樂觀地去生活,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敬畏著生活。
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無所畏懼、橫沖直撞、堅強樂觀,天塌了也有高個子的人頂著。
他們都是我的秘密武器,在我失落無助,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我都要依靠他們,趕跑壞情緒。
-2-
大城市寸土寸金,有很多機會,但同時也有更強大的競爭,離開深圳兩年半的時間,此次再次回來,感觸比較深刻,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差別,在片刻的感受之間就早已凸顯開來了。
首先是生存空間,大城市人流集中,空間有限,關內很小的一個小單間,房租都要一千五起價,而在三線城市同樣的價格可以租到很寬裕的套房了。
人住的地方能影響一個人的心情,一個住在城中村狹小單間里的,和住在公寓式套房里的,是兩種完全對立的體驗。
或許有人會說,年輕人就不要那么在意環境,要多放在自我提升上。
可是,人們似乎忘了,除了上班之外,一個人更多的應該就是待在自己的住處了,有的人利用下班的時間提升自己,當然也有人選擇把自己往床上一扔睡大覺。
殊不知,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下班后的兩三個小時拉開的。
你是要在一個狹小的環境中委屈將就的過,還是要在一個寬敞的環境中舒服痛快的過,結果是不言而喻的。
因為我體驗過空間大小對一個人的影響,這個環境真的很重要,因為它影響你的辦事效率。
我寧愿花費更多一點的房租,讓自己住的舒服些,起碼環境要寬敞些,這樣人也不會那么壓抑。
我不敢想象那些網絡上報道的整個冬天住地下室的,那是一種怎樣的折磨,肉體上的折磨還可以忍受,最難忍受的就是精神上的。
-3-
其次是生活便利,我喜歡大城市的便利,公交班次很多,間隔時間短,地鐵能搭你到你想去的城市角落,出門很方便,你不用排著隊等著給自己的交通卡充值,因為自助機就很方便幫你解決掉。
你也可以不用為忘記帶錢包出門而焦急,因為一部手機就可以把你的煩惱解決掉,到哪都可以用手機支付,還省去找零的麻煩。
當然,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一線大城市也有它不好的地方,它冷漠不近人情。
是的,它不管你當下所處的狀態,是開心還是難過,它都會選擇漠視,它會推著你往前走,容不得你停下來憐憫自我。
它不是個多情的人兒,但它卻是個公正的判官,你若有你的才情,只要你敢于秀出,就會有你展露的一方天地。
在大城市里,關系網弱化了,更看重個人能力。
相反在三線城市就不一樣了,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例子比比皆是,自己吃了苦頭也只好當啞巴。
-4-
如果說,非要在大城市一張床和小城市一套房選擇的一個的話,那我選擇小城市的一套房好了,這不是喪失斗志的表現,而是我清楚我目前想要的追求,當然能擁有大城市的一套房當然最好不過了,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目標。
如果你是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我還是勸你選擇大城市的一張床,因為人要經歷過那種苦,才會有自我的體驗,才有所謂的成長。
記得畢業那會,自己輾轉各個人才市場的場景,趕著一場場的面試,凄凄慘慘的等待一家企業肯收留自己,那些場景畢生都難忘,它是你成長的養料,是你扎根大地的土壤。
每個人的成長都相似,就是在某一個瞬間被觸發,有所領悟,明白看清自己內心所想所盼。
不管是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你都要有你生活的態度,不消極,不虛度,勇于嘗試,敢于作為,內心深處的那個靈魂過得安穩,這才是最好的生活,你也才是最好的你。
其實,只要你想,不管是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你都可以擁有。
如果你看到這里,請給我點個贊吧,你的喜歡是我堅持原創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