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少年(2)
“走吧,咱們接著爬。”
“走。李香,你還別說,這嚷嚷一嗓子還真得勁兒。別看嗓子都快喊啞了,可是這喊出來以后那真是渾身通透,精神抖擻,心曠神怡,哈哈,真得勁兒啊!”
“那咱們到了山頂再喊兩嗓子,到時候更得勁兒。”
“行,哈哈,到了山頂咱們再喊兩嗓子。”
據說,大叫能起到內臟按摩和推拿的作用,還可增強腹肌力量,改善心肺功能。狂嘯也是一種有效的制怒妙法。怒則傷肝,怒氣須一泄而盡。長期處于情感壓抑狀態的人,最易患憂郁癥、精神分裂癥和癌癥,這可以通過大聲叫喊進行防治。大叫以清晨和夜間站在山崗上或河谷溪畔進行為好。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八種“自殘式”養生法值得大家練習:
1、赤足:人體的大部分經絡都要通過足底,赤足走路可起到類似按摩、推拿的健身作用,達到疏通經絡血脈、使氣血暢通的目的。足底反射學說認為,足底是與內臟器官相連的敏感區,赤足走路時,它受到地面和物體的刺激,使神經末梢的敏感度增強,迅速把信號傳入內臟器官和大腦皮層,調節植物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多進行赤足鍛煉,不僅可以鍛煉腿腳、增強內臟機能,也可使頭腦變得清醒舒暢。
2、餓透:歷代醫家有“想長壽、腸須清”之說,此話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有些人因腸中食物積滯而容易生毒,很多腸胃疾病甚至癌腫都由此而發。適度的饑餓使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受到沖擊,然后通過機體生理內環境穩定功能的重新調整,提高人體承受生理負擔的能力,使各種身心疾病得到改善。日本的一些心理學家通過研究也發現,餓透對神經官能癥、早期高血壓、低血壓、單純性肥胖、神經性厭食、異咽癥等都有一定療效。
3、倒立:從事站立、伏案工作和經常走路的人易患內臟下垂、痔瘡、下肢靜脈曲張、腦供血不足等癥,且常有腳腫、腰背酸痛、頭暈眼花等現象發生。倒立能使血液迅速流向頭部,改善血液循環和全身的血液分配,增強內臟機能,同時也可使肌肉群的緊張與松弛的狀況發生改變。倒立時兩眼觀地,也有健腦、益智、明目的作用。
4、倒走:倒走可以使腰背肌、踝膝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和股四肌均得到鍛煉,從而調整脊柱、肢體的運動功能,促進血液平均分配,達到舒筋、活絡、健骨的目的。長期堅持倒走鍛煉對腰腿酸痛、抽筋、肌肉萎縮、關節炎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5、暢哭: 也是人感情的表露方式之一。過悲過喜都會出現哭的現象。該哭時,因控制壓抑而不哭則于身體不利,這道理盡人皆知。醫學專家認為,但最好每100天左右應當想法讓自己流一次淚,而女人則密度加一倍。暢哭,至少有以下好處、讓呼吸及肺部在抽泣中加大逆向運動。
6、爬行:爬行鍛煉能調整血液循環和血液分配,減輕心臟和脊柱的垂直負荷,對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內臟下垂、脊椎慢性疾病有幫助。
7、冷水浴:能使人精神煥發,疲勞消除,抗寒能力增強。醫學研究證明,冷水浴能顯著增加白細胞的動量,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有效促進血液的稀釋,改善血液循環和血液的質量,防止血栓形成。同時冷水浴可刺激睪丸,產生和提高激素水平,防治陽痿、早泄。
8、極限疲勞:在過去人們普遍認為以100為極限為例,人一旦疲倦到了80,便會停止這種疲倦。但東山魁一認為90%至95%,人體內就會通過汗水或氣息、呻吟把身體內的有害成分排泄出來,也會得到徹底的休息。當然,極限疲勞的度很重要,超過限度則會走向反面。
人活著不容易,能在熙熙攘攘的大城市里活著更不容易,背負壓力在所難免,所以大家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嘗試一下以上幾種養生法,聊以解壓。
沿著前人開辟的道路上山確實要比自己獨自開辟道路上山容易得多,宋南極和李香明憑借良好的身體素質,狂嘯之后的暢快,一路談笑風生。等他們半個小時之后成功登頂的那一刻,額頭上也僅僅是淺汗浮現。
山頂上散落著曾經登頂者留下的方便面袋,瓜子皮,火腿腸包裝等垃圾。一塊巨大扁平的巨石在正中間,周圍被一些雜草和荊棘,酸棗樹包圍著,是個觀景和休息的好場所。
“老宋,我刺兒,這蘆葦巖就是高,你看看咱們周圍那些山,都在咱們腳下啦,哈哈。”
“有沒有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啊?”
“有有有,就是這種感覺。我刺兒,真高。老宋,咱們再叫兩聲吧。”
宋南極還沒來得及回答,就聽見李香明站在那塊大石頭上“嗷”的一嗓子叫了出來,緊接又無休止的連續叫了十來聲方才罷休。
宋南極強忍著耳膜的刺激,聽完李香明的叫喚之后,“啊”的一聲跟上成功續音。
倆人正在山頂叫喚的時候,高高的天空盤旋著的一只老鷹不知道是受了感染,還是受了傳染,也是一聲尖銳的叫聲劃破天際,響徹大地。
“哎哎哎,李香,看見沒有?鷹,鷹,鷹,我刺兒,飛得可真高啊!”宋南極興奮地喊。
“是啊,哈哈。什么時候咱們也能長個翅膀就好了,想去哪兒直接一扇翅膀,直線距離,啾一下子就過去了。”李香明看著高空中的老鷹羨慕地說。
“我有一回我在俺家房后頭一棵大槐樹上看見了一只大個貓頭鷹。好家伙,你是不知道,那只貓頭鷹張開翅膀得有兩米來長,媽逼嚇壞我了。當時它就在那棵槐樹尖兒上落下來,把樹枝都壓彎了。”宋南極找了塊大石頭一屁股坐了下去,掏出瓜子,撕開口倒給李香明點分著開始嗑。
“有那么大的貓頭鷹嗎?真的假的啊?俺們平常家看見的貓頭鷹最大也才一尺多長。”李香明驚訝地說。
宋南極揚起眉毛,認真的說:“肯定是真的。當時我和我娘他們都看見了,誰糊弄你誰是小狗!不過后來聽我爹說,那應該叫雕梟,也屬于貓頭鷹科,是北方貓頭鷹中最大的一種。”
“那你們沒有想辦法捉住它嗎?”
“捉住它?我刺兒,別逗笑了行嗎?它不捉住俺們就算好的了,還捉它。你也不想想人家那個兒頭。我估計一爪子能把咱們開膛破肚了。”
“那倒是真的,呵呵。老宋,我問你個問題看你知道不。”
“你問。什么問題?”
“你說這鷹和雕有什么區別啊?我看書上這兩種東西長得一模一樣,為啥一個叫雕,一個叫鷹啊?”
宋南極吐出瓜子皮,笑笑說:“這個問題難不倒我,嘿嘿。我過年看動物世界的時候正好問過我爹一樣的一個問題。我爹說,這鷹和雕實際上都屬于鳥綱隼形目中的鷹科,也就是說咱們通常說的這個鷹實際上是包含了雕在里頭的,但習慣上咱們都是把個兒大的叫做雕,中等大小的叫做鷹,最小的那種叫隼。”
李香明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接著問:“那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雕是什么雕?我看射雕英雄傳里頭楊過那個雕有一人多高,還能撐住倆人坐上去,真的假的?世界上真有那么大,那么厲害的雕嗎?”
“我刺兒,李香,你看過射雕英雄傳沒有啊,沒看過就嫑瞎說。人家楊過是神雕俠侶里頭的人物好不啦。”宋南極糾正道,“我在世界之最那本書上看見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雕是安第斯神鷹,一米多高,張開翅膀有三米多長。就是長得難看點,頭頂上還長著個雞冠子一樣的東西,腦袋沒毛,和兀鷲差不多。”
“那它可比楊過那個雕小多了,人家楊過那個雕估計立起來快兩米了都。”
宋南極白了他一眼,“那是武俠小說,里頭都是胡編亂造的行不行。那個時候哪兒有那么大的鳥啊?金庸說的那不是鳥,那簡直就是翼龍。”
“呵呵,還是老宋你厲害。別看看那么多武俠,你這能分清真假。不像俺們,就是瞎看看個熱鬧,啥也不懂。”李香明對宋南極豎起了大拇指。
宋南極也大方的欣然接受對方的稱贊,“那是,咱是誰啊?哈哈。”
“哈哈,你是誰啊?”
“我是誰?我是賊,咯吱窩里鉆一錘!”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