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培訓更有價值,一直是困擾企業培訓人的棘手問題。就像顧立民老師所說:“培訓是企業最貴的投資”。企業當然希望這些投資能夠提升員工領導力、工作效率和質量、以及客戶服務水平等等,而且我們現實中的培訓到底為企業帶來多少價值呢?很多企業的培訓流于形式,相當多的學習項目并未能真正轉化到實際的工作場所中,未能提升組織績效和個人績效。
這本學習發展項目的6D法則給了我們一套原理和工具,什么是6D法則?
D1:界定業務收益;D2:設計完整體驗;D3:引導學以致用
D4:推動學習轉化;D5:實施績效支持;D6:評估學習結果
說起這6D,個人覺得最難的是D1界定業務收益,因為培訓被認為沒有價值往往就是與業務脫節,與績效脫節,如果在一開始就把目標理定清楚,那么后續的工作會容易很多。
那么如何界定業務收益,書中告訴了我們兩種方式:1是學會用業務收益描述學習目標,2是與業務部門或直線經理進行業務需求面談
比如學習目標常常是課程結束時的技能和能力的提高,例:通過參加這次培訓能夠演示如何給予下屬有效的反饋。聽到這樣的學習目標,好像也沒什么錯,挺清晰的。
如果用業務收益描述就完全不同了,業務收益描述就是描述學習者崗位工作中的行為表現和績效,上面的例子用業務收益描述就是:通過經常給予下屬積極有效的反饋,增強了員工的忠誠度。這樣的培訓目標就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了,而是把場景放在工作中,更實用。
第二種方式就是與業務經理進行深度面談,了解業務需求,書中介紹了“結果計劃輪”的方法,即與業務經理一起探討4個問題:
1、你期望達到的業務收益是什么?
2、你期望培訓后,學員的行為有何變化?
3、你覺得確認學員行為改善的依據是什么?
4、你認為學習項目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當我們和業務經理共同回答了這些問題,我們對于培訓的學習目標也就有了業務收益界定,只要我們在后續的課程設計、教學策略以及學習轉化中,都貫徹業務收益的目標,那么培訓的價值就自然凸顯了出來。我發現6D法則這本書里面設計了非常多的訪談表格和檢查清單。用這些訪談表和直線經理、學員或老師進行有效溝通,利用檢查清單對照我們的工作是否與目標相符,非??茖W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們培訓人借鑒。
書中的內容很多,就不一一介紹,有興趣的伙伴們可以買書詳讀。對于企業來說,一切都是生意,培訓部門也要把自己作為一個銷售部門,企業投入就要產生回報,努力把自己當作乙方來做,創造完美的培訓價值體驗是我們的首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