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雜,事務繁多,我們往往是處在不斷處理事件、發生事件、處理事件的往復循環的過程,有時候班內許多事情同時發生,甚至會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例如:
班級衛生被通報
宿舍晚上紀律出問題
教室自習紀律不好
同學之間打架
跑操混亂
……
假如,一天之內出現這些事情,我們簡直就要瘋掉了。假如這個班主任是個新班主任,很多時候會束手無策,甚至會在忙亂之中做出錯誤的判斷和處理方式。
今天我跟大家聊聊如何巧妙利用引領性指標幫助班級的成長,如何將問題消解在發生的萌芽中或是發展的過程中間,不至于產生嚴重的后果。
01什么是引領性指標?
《高效執行4原則》中提到的第二條原則是,要在可以驅動你的引領性指標的事情上傾斜資源,這樣就可以為實現滯后性指標提供支撐。
舉例來說,你無法控制你的車多久出現一次故障,這是一個滯后性指標,但是你絕對可以控制多久進行一次汽車保養,這就是一個引領性指標。你在引領性指標上做得越好,就越能避免汽車出現故障。
以班級衛生管理為例,以前班內部分學生的腳下垃圾比較多,部分學生物品擺放也不夠整齊,衛生工具擺放不夠整齊,我說過多次效果不佳。
對于這件事,我完全可以找到衛生委員,說明情況的嚴重性,并且給他制定標準——做到確保同學們腳下沒有大塊垃圾,個別同學的桌洞物品擺放要整齊,衛生工具擺放要整齊。
而這個指標不是引領性指標而是滯后性指標,那什么是滯后性指標呢?
02什么是滯后性指標?
滯后性指標是對你想要達到結果的衡量指標,我們之所以稱之為滯后性指標,是因為在你獲得它的數據之時,所有事情都已經發生得到結果了,所以這些指標就總是滯后的。最重要目標中的,到某個時間,從X提升到Y,就是一個滯后性指標,但是最重要目標并非現實世界中唯一的滯后性指標。——《高效能人士執行4原則》
在我們的日常班級管理事務中充滿了無數的滯后性指標,比如:提升班級成績、搞好自習、宿舍紀律、搞好宿舍衛生等等。
引領性指標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以預告結果。引領性指標有兩個顯著特征:
第一,引領性指標具有預見性。這意味著一旦某個引領性指標發生了變化,你就可以根據這個推斷出滯后性指標之后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第二,引領性指標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團隊所影響,這意味著,你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領性指標發生變化。
我們可以看出:滯后性目標主要是衡量目標是否達到,而引領性指標主要是關注衡量可以促使目標達成的事情并且是我們可以對其進行有效影響的事情。
03如何在班級管理中運用引領性指標呢?
例如剛才那個關于衛生管理的問題。如果運用引領性指標來指導衛生委員管理是這樣的:
1、每周六下午定點組織部分同學對各小組衛生進行評比并公布成績并對較差的組進行通報批評,督促其整改。
2、小組長每天自查本組員一次。
3、衛生委員必須每天對衛生工具的擺放進行檢查。
經過一段時間的執行,班級的衛生有了很大提升,同學們腳下垃圾和雜亂物品少了,衛生工具擺放整齊了。
如果我們設定的目標是:保持同學們腳下整潔無雜物、垃圾,講衛生工具擺放整齊。這僅是一個滯后性目標,滯后性目標只是告訴我們是否達到了目標,而引領性指標可以告訴我們是否可能達到目標。
在班級的日常事務管理中心,我們可以使用引領目標,去跟蹤那些對達成最重要目標擁有最強大杠桿作用的行為。
在以下班級事務中還可以應用:
班級紀律管理:
1、值日班長負責每天記錄并及時提醒個別自習違紀者。
2、每周反饋紀律情況,并由班主任約談個別違紀嚴重者。
3、每大休時,個別違紀次數多者進行衛生打掃勞動,并向班主任做出說明和保證。
我們在設置引領性目標的時候需要思考以下問題:
這個指標是否對最重要目標具有預見性?
這個指標是否具有可控性?
這是一個長期指標,還是一次性的?
這個指標是否可衡量?
這個指標是否值得衡量?
如果這個引領性指標具有預見性和可控性并且是長期指標,而且值得衡量,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引領性指標是恰當的。
在宿舍管理、學科學習中我們都可以運用引領性目標,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在運用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一個問題:
很多時候引領性指標跟我們的直覺是相悖的。
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家長只關心孩子們的考試成績,減肥的人們只關心體重數字,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只關心滯后性指標的做法只會帶來失敗。
每個人都知道,減肥應該節制飲食增加運動,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堅持每天記錄自己攝入和消耗的能量呢?但最終能減肥成功的也就是這些人了。
而這些減肥成功的人正是運用了引領性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