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終身學習?
根據百度百科定義,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即我們所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或者“學無止境”。在特殊的社會、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終身學習理念得以產生,它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廣泛性等熱點。自20世紀后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后,各國普遍重視并積極實踐。
為什么要終身學習?
1.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近代世界,知識和科技急劇發展,經濟結構急促轉型,知識型經濟成為主流,就業需要相當知識,由于知識更替急促,舊知識很快就被新知識取代,人們察覺到讀一門學科絕不能一世無憂,因而需要終身學習。
2.實現個人發展的需要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在當今社會中,人們生活普遍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生理、安全、社交、尊重需求都能夠滿足,這時擺在人們面前的就是最高層的自我實現需求。外部條件的改善,使人們開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實,期望通過個人努力來達到自我完善。要實現高層次、高品質的精神追求,靠一次性的學校教育是難于達到的,只有依靠終身教育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怎樣終身學習?
1.培養主動學習的精神
在開始真正具體的學習之前,我們先把心態建設好。終身學習,也就是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被外力強迫式地要求學習是不持久的,我們需要自身有內驅力,才能堅持下去。我們首先要明確學習的動機,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更優秀?想要看見更大的世界?想要探索世界的真理?然后把學習當作一件樂趣,主動學習,形成正反饋。
2.合理地設立目標,可量化
僅有終身學習的意愿是不夠的,我們要把這模糊的期望進行量化,變成一個個可實際觸摸的行動。在終身學習過程中,我們會設立很多學習的目標,比如學習英語、學習office技能等,那我們應該如何將這些目標量化呢?在目標管理領域有一個很有用的法則——SMART法則。S即specific,具體;M即measure,可衡量。后面的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索一下。也就是我們在設立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把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最小的行動單元,然后每個行動單元的完成都有明確的反饋,可以感知到的反饋。比如背單詞,100個單詞需要用5天時間背完,那么每天需要背20個單詞(最小行動單元),用聽寫默寫漢翻英英翻漢的方式來評估自己是否真正背掉單詞(可衡量)。
3.加入社群,陪伴成長
一個人的成長是孤獨的,在成長道路上會有很多堅持不下去的時刻,這個時候如果有很多人陪你一起走,是不是會好點呢?就好像馬拉松比賽會有陪跑者一樣,陪跑者的加油鼓勵讓你跑完了原本不可能的全程。加入社群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學習遇到了問題,可以隨時找人請教,而不再是自己苦苦思索找不到答案。而且與優秀的人在一起學習,你也會不斷學習他們的長處,自己逐漸變得優秀。
4.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也是有方法的,不能蠻干。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你肯定聽過“有個人很刻苦,天天熬夜學習,卻依然考不了高分”的故事,不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你的努力打在一團棉花上毫無力量。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很多,比如刻意練習、費曼技巧、學習閉環等等。這里簡單講一下費曼技巧吧,費曼技巧就是說人話,將書本上的概念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不斷舉例子打比方。一旦自己卡殼了,就說明自己沒有真正理解,所以費曼技巧是一個很好的檢驗自己是否真正弄懂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