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號:android 5.3.6
一、戰略層(產品目標of公司,用戶需求of用戶)
-產品定位:新聞平臺(四大門戶)
-滿足需求:獲取新聞資訊
-盈利模式:廣告
-核心競爭力:產品設計能力
-市場地位:一線陣營。360 5900萬下載;應用寶6800萬下載;豌豆莢 4000萬安裝;百度7900萬下載
二、范圍層(包含哪些功能)
-看:看新聞資訊(富媒體,文字、圖片、視頻),看休閑視頻
-聽:聽電臺(喜馬拉雅)
-互動:評論跟帖,分享
-特色:金幣商城,個人行為數據記錄,評論跟帖以及分享,24小時要聞
三、結構層(整體交互和信息結構)
-在新聞資訊的基礎上,延伸到了視頻和電臺,算是相關性比較大,比騰訊新聞生硬的閱讀插入會好一些。網易的閱讀實質上是自媒體、個性化閱讀的整合,而騰訊是單獨弄一個天天快報來做。
-網易對外引流做得比較多,專門開辟了一個發現tab來把用戶導給其他產品,也算是網易產品的一個特色。
-除了新聞資訊等PGC內容,UGC內容也是比重蠻重的一塊,可以看到網易對于用戶運營的重視。評論更貼、態度分享、金幣商城、我的任務、用戶閱讀排行……都是UGC相關的信息。
四、框架層(界面交互和信息設計)
-網易的閱讀界面做得更加友好,把所有操作都呈現在當前頁面不需要跳轉,而且在右上角能快速調整字體大小和夜間模式,這些體貼的細節也反映了網易產品設計能力比騰訊的大部分團隊高出許多。
-名聲在外的網易評論,①官方引導得好,允許有態度的評論,你去看騰訊的就會發現明顯是水軍不是真實的用戶;②發揮長處,既然網易跟帖已經是一個品牌,就繼續優化體驗,評論區可以互動(貼標簽)、可以專門分享跟帖,跟帖的分享也成名了。
-用任務、金幣體系來做用戶運營,網易做得算是不錯的一家,這種運營需要投入不少的精力并且能堅持,之前在OPPO的時候近距離地體驗過,確實不太好做,一旦控制不好就容易引起用戶公憤。
-24小時要聞是良心設計,現在的首頁信息流這么多廣告和什么休閑搞笑的東西,影響獲取新聞的效率,點開這里可以看到純正的新聞。
五、表現層
-視覺設計比騰訊新聞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