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聽 凱叔講《西游記》音頻
《綠野仙蹤》:閱讀 北京出版社·美繪本《綠野仙蹤》
邊讀故事便畫故事大綱
20171027——20171030? 睡前閱讀,終于完成了擱置很久、讀得磕磕巴巴的《綠野仙蹤》的閱讀。
這本書,是十年前買的。這個版本圖文結合得很不錯。
一邊讀一邊整理《綠野仙蹤》的故事脈絡。同樣,我把人物頭像打出來了。這樣犇犇既可以少寫字,又可以提高他做這個額外事情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不讓打印機閑置,噴墨口堵塞。
對頁面美觀有了小小的要求
要用粉紅色的筆畫箭頭。要用尺畫橫線。
要求我把奧芝的不同樣子打印出來。
這個都支持都支持,做出來的東西有美觀還是耐看一些。男生也要有審美能力的積累!
目標是個好向導
20171101? 運動會后的晚上,終于有整塊的時間來把《綠野仙蹤》的故事圖完成了!
因為被必須、非要,非要、必須把圖畫出來,所以當犇犇遇到他想不起來的情節的時候,他就去翻書。
翻翻圖、翻翻目錄也就想出來了。然后又因為他不想多寫字,所以又要想辦法怎么把句子變成詞語寫在圖片的下面。好像也因為偷懶,所以他自己改動了某位人物的結局。我想著保留他的真實性,也就不再繼續干涉他了。
一副圖多字少,故事梗概能體現的圖就做好了。我自己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只要努力,就有收獲
20171102 這天秋游,正好有時間把兩本書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的圖做完。算是獻禮忙碌的十月,迎接未知的十一月。
非常簡單的對比,不過我也想不出來還有哪些不同了。
我讓他寫一寫自己聽完讀完這兩個故事,以及做完這個對比任務的感受。小犇發呆地想了好一會兒,然后說:“我只有一句話。”好的,你寫——
只要努力就有收獲!
是的,就如最近我一直想跟他強化的: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不知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還不愿意去了解、學習,那就非常可怕了。反復說,反復說,這樣的語言就可以變成他的觀點滲透到他的學習、人生學習、人生軌跡里面去。
過程比結果重要!但是一定要有過程!
終于把這項任務做完了!我原本是個目標性并不是這樣明確的人。不過,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逐步認識到做一個有目標并帶著目標努力是一件對自己有益處的事!既然有益處,那為什么要排斥不去做呢!
所以,我開始慢慢讓自己開始具有一點點的目標性。但是,不苛求自己。總是用“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來寬慰自己。我可以這樣,因為我真的有過程!
說一點題外的話。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多會想到的是——我跟ta好好談談!思想教育工作有沒有用呢?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談話作用最大就體現在孩子承認錯誤時非常誠懇,會讓我們覺得這就是我和孩子的努力,明天定會更好!可是,如果沒有“輔之以法、落之以行”,明天、明天的明天,仍然會是“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想要孩子改變一個不好的方式、習慣,不管是生活、學習、人際,沒有家長想出切實可行的幫助辦法,改變是不可能憑空發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找到辦法、行為改變、有效監督、及時對比、跟蹤反思,才有可能獲得行為的改變。行為的改變才會帶來思維和觀點的進步。有了更好的觀點,才會帶來更好的行為。如此往復 ,良性循環才能形成。
不知,下一本書的閱讀,犇犇用什么方式留下痕跡呢?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