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刪去了《寫在前面的話》,可見去形式化氣息較濃,教材的受眾更多是學生,寫這樣一個前言意義不大,反而顯得冗長復雜,現在取掉顯得自然清新一目了然,開門見山,直接進入目錄,大版式編排顯得更大氣上檔次。
二、單元數仍然保持6個單元,但每單元篇目由原來的5篇調整為4篇。個別單元只有三篇課文,每年版本對課文都或多或少有調整,甚至一個字的變化。雖然數量有所減少,但全書字數卻由151000字增加到163000字,說明內容更豐富更充實了,實際上是擴大了閱讀量,因此,不要被篇幅減少所迷惑,而應該在教學策略上不斷轉變和更新,教師要更注重學生能力素養的養成,例如,默讀能力的訓練。
三、單元編排仍然以主題分類。與原版相比,僅保留了《春》《濟南的冬天》《秋天的懷念》《散文詩二首》《散步》《世說新語二則》《再塑生命的人》《論語十二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皇帝的新裝》《女蝸造人》《寓言四則》之前兩則、《古代詩歌四首》中的三首。共刪去18篇,幅度較大。
? ? 新增了《雨的四季》《錢塘湖春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竊讀記》《紀念白求恩》《植樹的牧羊人》《誡子書》《貓》《鳥》《動物笑談》《狼》《寓言》二則。然而《竊讀記》一文僅僅保留了一年就刪掉了,據說是“貶謫”到了小學課文里,課文的空缺也沒有補上,因此本單元就只剩下三篇課文了,著實奇特,說明編寫和調整還在繼續,作為全新的教材,這種情況可以理解。也可以看出:重視大家之作,涵蓋范圍更廣,更具有代表性!
四、文言文5篇的數量沒有變,刪去《河中石獸》《雖有佳肴》,新增《誡子書》《狼》。古詩教學舊版由正文4首和書尾10首構成,現在調整為正文8首和書尾4首,總數減少2首。但正文增加一倍,由此可見,詩歌教學不再僅僅是默寫,更重視詩歌閱讀及賞析。原十四首僅保留了《觀滄海》《次北固山下》《天凈沙秋思》《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夜雨寄北》五首。變化幅度較大,并且在詩歌下方增加了200多字不等的賞析文字,學生理解起古詩來更加清晰和周到,收到代課老師和學生的好評。
五、名著仍然是兩篇。原來是集中在書末,現在調整為半學期一篇。內容由《繁星》《春水》《伊索寓言》調整為《朝花夕拾》《西游記》,體裁由詩歌寓言調整為小說和散文,篇長和體裁都有很大變化,刪去了經典片斷賞析,更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名著。
六、作文要求基本沒變,但順序做了調整,并且主題更加成體系,更注重寫作指導和寫作實戰操作性。
七、綜合性學習保留了《少年正是讀書時》,將《成長的煩惱》改為《文學部落》,資料更新幅度大,材料更新與時俱進。
? ? 通過以上變化,我們可以看出:新版教材,邏輯順序更為合理,更注重閱讀和寫作,更貼近生活,更注重語文素養的培養。新教材使用以來,人教社也花費了大量人力、精力進行廣泛的教材培訓,包括開展網絡培訓。總編溫儒敏以及編寫者之一的顧之川老師,多次受邀來西安為廣大一線教師答疑解惑。教材的運用也收到一些方的質疑等等問題。所以,筆者認為,廣大一線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轉變教學觀念,研究教學方法,盡早適應新教材的體例和人文思想,才能在未來的教學中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