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參加樊登讀書會,明天你看羅輯思維的演講。
但是,卻依然覺得派不上用場,乃至覺得迷茫。
就像那句話,學了很多道理,為什么過不好一生?
很多道理,都是基于別人的思考的經歷,不一定適用于每個人。
每個人的認知水平,執行力,領悟力,以及對于信息的敏感度不一樣,能落地實操的自然而然就少。
所以,在小紅柳,我想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很多人的學習為什么沒有效果。
01沒有找到精神食糧。
在生活中,每個人可能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
導致我們迷茫,焦慮,失眠,我自己也深有體會。
那么,面對壓力的時候該怎么辦呢?
我覺得,每個人都要找到屬于自己的精神食糧,來治愈自己。
只有這樣才不會在那些臨近崩潰的瞬間讓自己垮掉。
我自己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學一點黨史。
為什么學黨史呢?
是想通過學黨史來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精氣神,堅定小紅柳的理想信念。
可以說學黨史,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我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
如果一個人沒有找到自己的精神食糧,精神上就會“缺鈣”。
02沒有獨立思考。
很多人對學習有個錯覺,以為我聽到了,我看到了,我認識到了,就是學習到了。
在我看來,不管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
尤其是在對待學習這件事情上,需要對自我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知。
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為什么要學習?
學習能給你帶來什么價值和意義?
像我自己的話,我本身是一個追求理想和完美的主義者,很喜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學習就是為了想要成為一個自強不息的新青年,然后,帶動更多人的成長。
這是小紅柳的使命。
學習對于我來說,它讓我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喜歡自己。
只有自己真正想清楚那幾個問題,我們才會有一以貫之的力量,沒想明白很難堅持。
03沒有輸出。
在過去3年里,我是一名學習的愛好者,也是一名知識的焦慮者。
為了想要系統性的學習,不錯過任何知識。
我經常會買各種各樣的書籍,關注各種各樣的公眾號,加入各種各樣的群,包括付費學習。
像一只小松鼠一樣,一年四季都在囤積精神食糧。
可是,現實證明這樣的學習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的。
堅持學習的輸入,輸出的卻很少。
直到有一天遇見了小北老師的公眾號,知道了“越分享,越幸運”的學習思維。
才真正讓我開始覺悟,要通過寫作,輸出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考,加深對知識的吸收。
唯有如此,才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更好的,新的方法完善,甚至會吸引很多同頻的人。
04沒有專注。
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一大早,抱著電腦來到圖書館,打開后處理了一下QQ消息、微信消息,再看了看幾個訂閱號的文章。
等到真正開始學習時,時間已經過了半個鐘頭。
這種經歷以前我也有過。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可能你會說是“時間管理不好”,又或者說是“個人毅力不足”。
這些都有道理,但我認為,“專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
在沒有專注點的前提下,將精力投入到碎片化學習中,其實是對時間的另一種浪費。
因為沒有專注,不知道對自己來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為沒有專注,不知道自己不該去做什么。
比如,現在的我每次學習之前都會用一個本子,每間隔1小時或2小時,記錄一下自己做的事情。
現在的我只關注了10+個,對我來說真正有用的公眾號。
很多公眾號呢,寫的其實很好,也很有道理,但是我壓根就看不過來。
05沒有終身學習。
很多人大學畢業后,就停止了學習。
千萬別以為,離開了學校,不是學生了,就不用學習。
其實,無論身處在哪里,你永遠要保持一個學生的身份。
因為,學習是一件終生的事。
在這一點上,我很慶幸在畢業后就知道了一句話:
決定你人生的,是你下班后的時間。
所以,畢業2年多以來,我一直保持學習。
很怕自己如果不學習,遲早要被社會淘汰。
不進則退,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這件事,并不是年輕人的專屬,任何年紀,都可以擁有它。
06沒有做取舍。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這是我從電視劇《天道》里面學到的一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事情。
那么,你的生存空間就比別人大。
我的理解就是,一個人要想做成任何事,要考慮這里面做事的成本。
付出與收獲永遠都是成正比的。
拿運營小紅柳來說,我背后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包括金錢,才慢慢有了小紅柳的成長。
寫在最后:
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是,苦中有樂。
選對一個適合自己的或者自己喜歡的方向,然后專注地耐心地投入進去就好了。
不要試圖將什么都學會,因為你每天只有24個小時,可以選擇一些短期投入效果雖然不明顯。
長期投入卻能夠對你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處世哲學、人生價值產生重大影響的事。
如果能把一件事做到專家的級別就已經是人中龍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