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捉蟬回來,拿著捉到的幾只蟬高興的讓我看,還帶著炫耀的問“媽媽你小時候捉過蟬嗎?”
思緒一下子被這句話拉回到幾十年前住在外婆家的日子。
外婆家旁邊是片很大的墳地,還有很多很多的樹。夏季的傍晚總是很容易就能從高高的樹干上看到一只又一只的蟬在上面趴著,用根竹竿輕輕一碰,蟬就掉下來了。
兒時沒有耐心,每找到一兩只便急著要回去,而每次外婆就好像算好了似的,恰好剛剛把炒菜油放進鍋里,卻還沒有來得及開始放菜入鍋。所以自然就直接先把我捉來的蟬給炸了,然后再炒菜做飯。
小時不只是喜歡捉蟬,還喜歡氣球,買了一個又一個,一會兒喜歡新顏色了,一會兒又要喜歡新形狀的了,一會兒又被不小心踩破了,外婆家通往小賣部的路上,總是跑了一趟又一趟,雖然當時的生活很拮據,外婆卻從來沒有責備過。
回憶太長,拉出來以為是個毛線頭,誰知越拽越長,大有可以織出一件毛衣的趨勢。而時間,環境于我們而言,靜心回憶是一種奢侈和浪費。暫記古詩一首,為自省,待后續。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