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我國首都北京城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翻看北京市的地圖,你會發現,北京二環路內的古城墻缺失了西北角。其余的古城墻建造的四四方方,唯獨這西北角缺失了一部分,就如同一張方形桌子被砍去了一部分,這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古城從元代開始建設,到明成祖朱棣時期,才有了現在的樣子,后來經歷滿清與民國,到現在已經有7百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料記載,在元代的北京城其實是很方正的,但是到了明朝的時候,就出現了西北角缺失的怪現象。中國古代講究對稱之美,為什么明代修建北京城的時候,會設計成這個樣子呢?
關于北京城西北角缺失的情況,民間有三種說法,尤其是最后一種甚為離奇!
說法一,在元朝的時候,北京叫大都,這時的西北角是直角,與其他幾個角都是相對應的。明朝重修北京城的時候為了加強防御,要新建一段城墻,而西北角有個很大的積水潭,故意往南邊移了一段距離。
說法二,在北京古城的西北角有一條地層斷裂帶,在明清時期也曾發生過幾次地震,每次地震發生,從西北角到西直門沿線的城墻都要倒塌,就這樣倒塌一次又要重建一次,皇帝就命人前去勘察原因,發現這個情況后才將城墻向南邊移了一段距離。
說法三,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時任命劉伯溫和姚廣孝主持修建。劉伯溫在民間傳言第一代神人,據說能前知五百載,后知五百年,有通神的本事。就在兩人畫設計圖紙的時候,不知為何眼前出現了八臂哪吒。兩人驚慌失措,趕緊下跪。哪吒對他們說,我是老天派來指點你們該如何修建國都的,你們一定要按照我手中的這份圖紙來修建。兩人接過圖紙,不敢多問,拿起筆臨摹起來。可是正要畫到西北角的時候,突然吹來一陣風,將哪吒的衣服吹起,正好蓋住了西北角。這兩人怎么敢讓哪吒挪位置啊,遮住的西北角便沒有畫上。結果建造出來后,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其實在古代一些天象學家對此有一些解釋,古人認為西北角是個“缺口”。西漢時期的《地形訓》中寫道,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撐著天體,其中支撐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西北方向吹來的風稱“不周風”,東漢班固解釋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這個意思就是說,西與北兩個方向不應該彼此相連,應該有間隔。精通天文的劉伯溫,當年在修建的時候,或許正是考慮到這個才故意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