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廈門雙十中學漳州分校的許友森老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教育可以向游戲學什么?”在文中,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特別提出游戲的“及時反饋”是孩子們深愛的原因之一。而我在想,如果我們能夠設置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在其間潛移默化的學習,該是多好的選擇啊。
而今天,我陪伴著朵兒,就在游戲里度過有意義的學習時光。
今晚,當朵兒按時完成所有任務時,我答應獎她一個“驚喜”。我拿出這個五顏六色的數獨,她欣喜若狂,愛不釋手。
數獨,是源自18世紀瑞士的一種數學游戲。一張紙,加上一支筆,便可以開啟這個邏輯游戲。玩家需要根據9×9棋盤上的已知的數字,推理出剩下的數字,保證每一行、每一列、每一個小小的九宮格內的數字都包含1-9,而且不能重復。當已知數字越少的時候,邏輯推理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我們往往需要多次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在紙上完成數獨,對鍛煉我們的專注力、思維力是很有好處的。但對于孩子,似乎就有些枯燥了。這樣正兒八經的數獨訓練,可能很多孩子都無法堅持太久,做個兩三天或許就會心生厭煩,然后就變成家長步步緊逼的痛苦工作了。
學習,失去了興趣,就會變得索然無味。幸好,今天的人們是富有創造力的。他們把這種在紙面完成的工作,設計成了實物教具。孩子們一邊動腦,一邊動手,顯然大大增強了游戲的意味,這樣的挑戰變得有趣多了。即使遭遇失敗,也不需要涂涂改改,拿起數字棋重新安放即可。
但今天的這款,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連連稱贊!
原本的數獨,都是用數字來表示,那么,還不識數的孩子是沒法學習的。這款采用顏色來代替數字,可以說是把數學與藝術相結合,真是美艷極了。而且用顏色來進行,我感覺是增加了難度,因為我們需要記憶到底已經用了幾種顏色,遠不如數字那樣敏感。
另外,原本的數獨是一個9×9的棋盤,只能根據已知數字的多少來降低難度,而這款則是每個小九宮格獨立存在,可以隨意拼成“T”型、“回”字型等,從數量上降低難度,讓孩子們在一開始進入的時候獲得極大的成功感,從而繼續深入游戲。
寫到這兒,我就會發現,設計這款數獨的人大概是一個很用心思考教育的人——因為他知道,即便只是邏輯推導的一個小游戲,也要注重審美情趣;因為他知道,要降低孩子們探索的門檻,讓他們一步一步向前邁進,直至進入更深刻的領域;因為他知道,孩子們都喜歡游戲,于是就讓學習在游戲里自然而然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