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必須讀這本書,也很想跟很多人學習個中經(jīng)驗,應該也是很多家長關(guān)心??的話題,所以我選了這本書。
關(guān)于書上說到傾聽這件事,我深有感觸-----前一陣子暑假期間兒子經(jīng)常跟我說話,可是我在忙其他事情沒聽見。記得有一次特別的嚴重,我當時在做事,兒子說:“老媽,我跟你說個事。”我嗯了一下,結(jié)果說了半天我沒聽清。我一臉歉意的說:“不好意思兒子,可以在講一次嗎?”兒子再講一次,我聽了頭,尾又沒聽了,我特別特別的抱歉說:“哎呀,兒子,媽媽又想著剛才在事,可以在講一次嗎?”兒子又開始說了,不知道是他表姐還是爸爸過來跟我說另一件事(他們不知道兒子在跟我聊),我本能的認為他們要跟我說的事比孩子要跟我說的事重要,結(jié)果又沒聽完整,兒子特別生氣,再也不跟我講了!之后又有類似情況,兒子偶爾跟我講第二次,肯定不會再跟我講第三次,我沒有做到傾聽,這也是忽略孩子的感受,還好一點是這兩年,我一忙完,時不時會找兒子聊聊天,擁抱,我們的關(guān)系一直很親密。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在乎孩子的感受特別重要,所以這周周末兒子回來,我得跟他溝通一下,我準備這么跟兒子說:“親愛的兒子,周末麻麻有兩次花30分鐘的時間全心全意100%跟你在一起,認真的傾聽,與你聊天!如果其他時間媽媽有沒注意聽的,媽媽是在專注自己正在處理的事情,不是媽媽忽略你!”或者說兒子:“兒子,媽媽很在乎你,有時你跟我講話我在忙其他事情,沒有認真傾聽,你有什么建議讓我們的交流更加的愉快……”希望可以和兒子達成共識!
盡管知道發(fā)怒解決不了問題,我常常跟伙伴說要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事情,但是在每個暑假期我還是會因游戲這事而發(fā)怒,發(fā)怒后我只做到了彌補,道歉同時也增加我們之間的情感,但是解決方案我們老是沒辦法達成共識,或者兒子應付式達成,落實比較差。
萬一發(fā)怒了怎么辦:
1、彌補,
2、過兩天邀請孩子一起想解決辦法。
孩子做對事是塑造行為的時候或者做錯事是建立與孩子情感的機會(凡事都是好事)
之前我認為我贊賞做得不做,我常常贊賞兒子,哈哈,現(xiàn)在知道遠遠不夠,比較少做到二級反饋,二級反饋做得不夠深入。正確的應該是做情感引導并進行二級反饋,在孩子做對事時要表揚他并且說為什么,說為什么特別的重要,描述所看到的現(xiàn)象,讓孩子知道好在哪。不能只是簡單的評價式贊賞,評價式贊賞常常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而停止!
很多父母都是一級反饋,二級反饋特別少。
我們常常用對待大人的方式對待孩子,我也常常犯這樣的錯誤:為了讓兒子到達我理想的目標,我常常引導式的發(fā)問或者沒有傾聽就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我的交流讓兒子無語以對,他會覺得不管怎么樣,我永遠都有話等他,引導他要接受我的觀念,所以他選折不交流了。
寫一個便條這個方式我非常認同,孩子會覺得覺得重視他或者這件事,喜歡這種方式,其實兒子給我便條更多,我看到兒子便條挺感動的,我也喜歡,反而是我給的便條少之又少。
補充:
1、10月1日
學以致用,周末(9月29號)如期和兒子交流!收獲頗多!我們溝通更加順暢!不讀書永遠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做得跟好了,多讀書我們會做得更好!
早上又使用啦,兒子起不來去掃墓,叫了好幾次沒動靜,沒有生氣!沒有大聲叫(以往肯定用喊的,兒子除了寒暑假玩游戲會讓我抓狂,其他還算好),我趴在床上擁抱他,跟兒子說:你現(xiàn)在很困我特別理解,但是掃墓這件事很重要,是一個男子漢應該做的事!兒子現(xiàn)在抱起來感覺結(jié)實很多!是個壯小伙標子啦!你再睡10分鐘起來好吧!”然后我抱妹妹再他背后抓兩下說哥哥哥哥等下起來喔,過一會我讓爸爸來叫,效果真的比起前好很多!留下我一個照看妍妍,其他人都掃墓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