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合作——懲罰——贊賞——如何面對自己的憤怒
感受:當孩子告訴爸爸,爸爸我的小兔子耳朵斷了,爸爸說沒關系,男孩子摔倒了,家長說起來起來不疼不疼,這種態度是忽視,很多事對大人不值一提,對孩子很重要,第一個誤區是我們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會慢慢忽略別人的感受,第二個誤區是給建議,孩子不需要我們的建議,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回到家告訴媽媽,媽媽給建議,孩子會覺得兩頭受氣,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傾聽,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兔子,那耳朵斷了,我知道你很傷心,孩子就知道爸爸媽媽理解了他。不要從大人的角度來和孩子交流,我們要找到孩子的感受,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也可以用幻想的方法去交流,比如:我敢擔保如果你有法力,你可以把兔子的耳朵變出來的。制止的時候也要講方法,對著瓶子喝水不好,爸爸應該先肯定,爸爸知道你喜歡用瓶子喝水,很好玩,但是這樣可能不健康,不衛生。所以我們要傾聽并準確講出孩子的感受。孩子期末考試,面對壓力,我們怎么說?我打賭你現在一定很發愁吧,你一定希望現在考試已經過去了。孩子玩珍珠項鏈?我知道你很喜歡我的項鏈,問題是這個很容易斷,所以你可以玩木頭的串珠或者圍巾吧。三歲的孩子用手抓意大利面?錯誤的是你太惡心了,正確是我知道用手吃東西一定感覺很棒,很有趣,但我希望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你可以用叉子吧。
孩子不愿意跟我們說話的原因,是說什么我們都否定,說什么我們都給建議
尋求合作——常見的誤區:指責辱罵威脅命令,會讓孩子心里有叛逆,情緒無法安置,不愿意聽你講這些,正確的方法:用一個詞簡單的來表達,比如孩子把香蕉皮掉在地上,家長簡單一個詞:香蕉皮,第二描述你所看到的東西,我希望你把它收一下,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給提示,還有描述自己的感受,還有一招是寫便條,例子:孩子在客廳畫畫,家長會說,你在不收拾我就給你扔了這種威脅,我們可以說在客廳畫畫容易弄臟地毯,你可以在廚房或者自己的房間,你可以自己選擇。孩子想要買玩具,家長可以說我希望你這樣跟媽媽說,媽媽你可以不可以今天帶我去買玩具?用商量的語氣,商量代表尊重。
關于懲罰——用體罰或者取消看電視的資格,1孩子會生氣報復,2孩子會不想被家長抓住,3可能孩子很乖,孩子會覺得自己活該,不斷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會自卑,最要命的就是這種間接后果,孩子打碎瓶子,懲罰孩子不看電視,這明顯不講理,孩子就會學會這種不講理的方式,更好的方法是當孩子做錯,第一要傾聽感受,孩子在學校打架,我們應該傾聽并回應,我能夠理解,他一定把你氣壞了,你才會打架的對么?鼓勵孩子講出來事情,我們不要評論,不評論才會讓孩子講更多,最后我們可以準確的總結一下,這代表尊重,可以再表達自己的感受,媽媽很擔心你受傷害,再提出能不能和媽媽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事情,孩子其實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在孩子提出方案時,把它寫下來,最后選出一個解決方案,來代替懲罰。
贊賞——二級反饋,昨天在《可復制的領導力》里說了,這里就不細說了。評價式的贊賞夸孩子會帶給孩子壓力,僅僅表揚是一級反饋。所以一定要表揚?事實,讓孩子知道好在哪里。給孩子更多的自信,用情感引導的方法來贊賞孩子,即便孩子做了不讓家長開心的行為,也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去發現孩子的優點。也會讓孩子學會去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關于憤怒——最理想狀態是平和,可是有時候會急是難免的,給孩子一個逃命的機會。在憤怒的時候也可以一個詞的表達:注意。或者表達自己不喜歡的方面:我不喜歡你吃飯時……。生氣時可以說話稍大聲,但不是大喊大叫,要有度。一旦大喊大叫,一定要在冷靜之后先跟孩子道歉,并且邀請孩子一起來解決,孩子犯錯誤時是跟孩子建立親密情感的最好機會。
推薦書《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歲孩子不愿意配合穿襪子,可以模擬襪子說話:啊……不要把臭腳丫放在我身體里面,好臭好臭~
3歲孩子打人:要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告訴孩子不要打人,你知不知道你身提里住著兩個嘟嘟,一個是小天使,一個是打人的小魔鬼,你想要幫助誰?
女兒總是哼哼唧唧:媽媽知道你不舒服,你有什么想法嗎?你可以說出來的~讓她安全,鼓勵表達。
孩子撒謊:直接說對孩子有傷害,我們知道孩子撒謊的原理是恐懼,媽媽說:我知道你投球把花瓶打碎,我知道你一定不希望這件事發生,你可以幫我想想怎么解決嗎?
還有好多案例!——家長們好奇,就自己看看吧~通常都是上面說的兩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