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在幾周前對著我的“項目管理能力提升方案”感慨道:“你連項目管理是什么都不清楚,如何學好項目管理呢?”
作為什么都不懂的入門小白,抱著學習項目管理的目的買了這本《不懂項目管理,還敢拼職場》(簡稱《栗子職場記》),希望能對項目管理本身有個感性的整體認識。也許有人會說,上周選的是一本漫畫,這次看的是一本職場小說,真的能從中學到知識嗎(用我爸媽的話說,前者是小朋友看著玩的,后者是用來消遣的)?
無論是漫畫也好,小說也罷,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劇情。凡是有劇情就能有一種代入感,通過一個個完整的項目案例,我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項目管理”是如何在一個項目中發揮作用的,而這些,在項目管理教科書及《PMBOK》中是看不到的。《漫畫項目管理》與《栗子職場記》激起了我濃厚的閱讀興趣,促使我在短短幾天內就完成了閱讀任務,并做出了較為詳盡的腦圖文件。每一本書的存在都有其意義,而這兩本書讓我在腦中建立起了項目管理的整體框架,讓我開始以項目管理的視角來看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項目”,思維模式的初步轉變讓我更加急切地想知道項目管理實踐方面的案例和可落地的方法(計劃中的書單中分別對應了《不懂項目管理,別想當主管》和《一頁紙項目經理執行手冊》)。
1 關于這本書
這是一本職場小說,寫了栗子從畢業到接手大項目到項目順利結案的個人經歷。跟《小強升職記》不同,這本書與其說是項目管理的入門材料,不如說它更側重于作為職場的勵志讀物。本書除了正文部分,還穿插了很多“你不妨試試”和“小八卦”。 “你不妨試試”介紹了許多職場中可以運用的方法,“小八卦”其實并不是八卦,而是與主線內容息息相關的小故事,讀來別有一番味道。但是盡管它講的主要是“最省力的職場做事秘笈”,作為完成一個全球大項目這條主線,該書還是在實際情境中介紹了項目管理的實用方法及適用環境。個人印象比較深的內容為:
- ** 舉行高效的會議(準備+會議中+會議記錄)**
開會是為了達成共識,制定行動方案。
高效會議包括以下三方面:會前提出問題、分析風險,會上討論方法、達成決議,會后書寫紀要、跟蹤進展。
① 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會前告知議程(六要素:時間、地點、必須參加的人、歡迎參加的人、會議的標題、會議的議程、包括強調會前要做的工作),把議題交代清楚 ,給別人留好“作業”的同時,自己也要完成自己的“作業”;
② 盡可能在會上作決議,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時間落實到點;
③ 書寫會議紀要,最重要的就是記錄下大家都達成了什么共識,制定了哪些實施方案。把決議記錄下來有兩個作用,一來預防來回折騰,二來讓決議人承擔責任。
會后進行跟蹤,關鍵不再推動,而在于協作,一般的進度跟蹤會,時間不要超過30min。 -
確定項目范圍的方法(打靶歸來)
打靶歸來 - 制作甘特圖的關鍵(WBS分解)
WBS在《漫畫項目管理》中已經接觸了,其基本功就是任務的分解。而本書又在以下幾方面給了我新的啟發:
① WBS的分解方法可以多樣(按時間、按地點、按部門等),但分來分去,分到底層的活動層面應該是一樣的,也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② WBS的常見錯誤為分解下來的是行動,而不是可交付成果。可交付成果強調結果(如確定測試方案),行動強調動作(如討論測試方案)。可見,WBS的分解與行動管理中的項目分解還是不一樣的。
附:腦圖《從WBS到活動的解析》, 密碼: urw3。 -
簡化梳理交流渠道(五種網絡模型)
五種網絡分別為全渠道溝通、圓形網絡、輪形網絡、鏈形網絡和Y形網絡。
五種溝通渠道.jpg全溝通渠道是效率最低的,剩下四種網絡各有利弊,在真實場景中應根據實際情況組合使用,以發揮其最大效能。
附上該書的腦圖文件:《不懂項目管理,還敢拼職場》,密碼:37ed。
2 《栗子職場記》vs《漫畫項目管理》
若在毫無背景知識的前提下直接來看這本書,我必定是將它當成“職場啟示錄”,因為它并沒有系統地講述如何做項目管理。慶幸的是,我已經通過《漫畫項目管理》(根據PMBOK4改編)對項目管理的流程有了初步認識,雖然文中并沒有明顯的過程及節點,但是我可以僅憑直覺就判斷出現在正在進行什么環節,這對我深入理解項目管理是大有裨益的。
3 閱讀的同時我做了什么
讀這本書時恰逢我被任命為幸福進化俱樂部線下平臺組織者第六次會議的項目經理,任期一周。這周內我主要負責對第六次會議做會議紀要,跟進任務進度,并就任務進展情況召開第七次會議,分配新的工作任務(同時委任新一期的項目經理)。
會議紀要的改良
會議紀要部分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了,然而閱讀過本書會議紀要部分之后,我對會議紀要又做了一些改良,最終的決議任務制成了Excel表,便于跟蹤。
會議準備
因第一次做項目經理,會前竟忘了通知會議時間及地點。當看到書中關于高效會議一章后才意識到“本周的會議”已經注定不是一次高效會議了。為了作盡可能大的彌補,我在組織者群中發布了會議召開的時間及地點,并將會議議程作了簡要介紹。會議前夜,我對次日的會議做了詳盡的準備,并草擬了下周的任務安排(發給負責人過目)。
7.12上午6:30我主持了此次第七次會議,會議順利進行,前三部分匯報及任務分配環節歷時約30min,答疑自由討論時間歷時約25min,會議在計劃時間內按時完成。
總得來說,我將這一周的工作都順利做下來了,同時因為有實踐的支撐,我在看書的過程中對會議及進度跟進這兩部分特別留心,并將相關的方法運用在了實際工作中,感覺效果比較好。
4 總結與思考
項目管理把項目順利做完就算成功了嗎?不,《栗子職場記》告訴我,項目管理的兩個結果其實是項目的成員下次還愿不愿意跟你一起做項目。那么,學習項目管理是為了什么?如果人格魅力就能解決問題還需要學習項目管理做什么?當問出這句話的同時,我立刻否定了它。成功的項目經理并不是刻板地將PMBOK的教條生硬地套在具體項目中,項目具有其獨特性,只有將項目管理體系與為人處世結合起來,項目才能得以順利結案。
一本書與一周的項目經理,讓我了解了會議該如何開展,讓我粗淺的項目管理知識體系增添了高效會議、項目范圍、WBS、溝通渠道等新的枝干。緊接著,我將啟動第三本書《不懂項目管理,別想當主管》的閱讀,希望能從造船案例中,初步掌握PMP的實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