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毅 智庫 編輯:王榮敏 來源:正和島
“真正的營銷,一定要有故事,今天的時代沒有故事你會很艱難。”
一個做泳池熱泵產品的to B型公司,2009年就做到了全球游泳池熱泵行業的老大,但是,你并沒有聽說過這個細分行業的“富士康”,反而因為董事長的“不務正業”,開辟了一條通往“未來之路”。這不僅得益于他設計的一個好制度,還有他的好公益。
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標簽,從做充電之路,做超級幼兒園,又做80天電動車環球,現在想做教育……他用他的公益之路,不僅代替了品牌營銷,還收獲了無數B端集團粉,更讓他的公司聲名大噪。他是人性大師,他的商業邏輯和心智模式,說不定是未來企業家思維重構的好范本。
▌千萬不要用一個老公司做新事業
吳伯凡老師說,高維的人都給人感覺是不務正業的。宗毅的制度就是讓年輕人不斷往上沖,去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有了這個好制度,他這個老板就可以“不務正業”了。
宗毅:2009年之前,我們公司是一個貼牌企業,是一個小小的“富士康”,2010年我們做了巨大的轉型,轉型做品牌。我今天反思,如果在2009年的時候不動手轉型,我們應該在2012年就已經掛了。
2015年,我們被評為跨國公司中國創新50強,所有產品就是用熱泵技術,從各方面去代替鍋爐。現在霧霾變得特別嚴重,商用煤改電這個項目在2014年以后發展得特別好,我們在北京做了不少項目。我們成功把原來行業的低利潤從2%變成了6%,節能率達到70-80%。
為什么我們可以做出來?就是因為我們公司的制度,我們一個好的方向就是鼓勵年輕人站出來,他們變成投資人,我們公司也是投資人,然后創立新的方向,創造出新的利潤增長點。我推薦大家讀一下《裂變式創業》,用人民幣選舉的方式選出年輕人,用制度吸引人,用平臺培養人,最后幫他成功。
記住,千萬不要用老的公司轉型,老的公司是轉不過來的,不要用一個老的公司做新的事業,那是不成立的,但是新的會長出來。
很多人說我不務正業,但吳伯凡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他說,高維的人都給人感覺是不務正業的。我在環球期間的80天只是路過中國的時候回過一次公司,這就是得益于我們的制度。
▌建立你的非對稱競爭優勢
什么叫非對稱競爭優勢?就是別人有的你沒有,就這么簡單。比如王健林有個特別優秀的好兒子王思聰,你沒有。
如何形成非對稱競爭優勢?首先你要找到一個好的切入口,比如萬達用娛樂切入,宗毅用公益切入;其次,你需要一個好故事,比如芬尼的“超級幼兒園”。
第一,找準切入口。
宗毅:我的商業邏輯,首先它是一個公益,第二它是一個商業。當你形成非對稱競爭優勢的時候,對手無法反擊,你能不能做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我的公益變成我們了公司的非對稱性的競爭優勢。
2014年5月28日,我開始做公益,用眾籌的方式修通了特斯拉北京到廣州的充電之路,后來把它變成了“互聯網大篷車”,我做了整整兩年,走遍中國的山山水水,除了西藏以外所有的地方都去了,沿路上講我們的創業故事和未來的中國應該是什么樣。2015年進了湖畔大學,為什么我可以進去?我覺得得益于公益之路。
高維打低維,多維打三維,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未來凡是停留在單一維度競爭的企業都是非常艱難的。必須要建立企業多維度非對稱競爭優勢。當企業競爭形成這種競爭格局的時候,總體來說會比較輕松。
舉一個大公司的案例——萬達,它是典型的地產公司,但是為什么能做得好?娛樂,我們經常要去看電影,尤其是年輕人,娛樂就是一個特別好的入口。但是有一樣東西大家恐怕誰都學不了,就是王思聰。我覺得王健林總特別有幸福,他有這么優秀的一個兒子,在有些事他不方便出面的時候,思聰上就行了,這個就叫非對稱競爭。
第二,你需要一個好故事入口。
宗毅:我在辦公室里辦了一個幼兒園,這個就是特別好的故事的入口!最開始的時候是解決我們員工接送孩子的問題,員工六點鐘起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再回公司上班,下班再接,很累,我就跟廣東一家公司學,在辦公室建了一家幼兒園。
我們用了很多的教育方法,比如打架班。我覺得中國人缺乏血性,我是新疆人,血性足一點,我們小時候爬樹、爬墻頭都會,這是人生重要的能力,我教我的孩子從小就學這些東西。從小站大臺,幼兒園每個月有一臺晚會,今天這個時代在大臺上侃侃而談不慌亂,這是很好的優勢,我大女兒在美國,經常接受這樣的訓練,比中國孩子要強,天天教他們考試有什么鬼用?!
你做的叫熱泵,誰會關心這個東西呢?但是,當很多人看到有這樣一個好的幼兒園在寫字樓里面,很多人就變成了我們的粉絲和用戶,員工幸福感也就出來了,這時候他們的戰斗力就很強。
算一筆賬,一個小園每年補貼大概200萬到300萬,如果拿這200萬去央視投廣告,也就是15秒鐘,但是我把這個錢放在公司里頭,你知道會產生多大的戰斗力和信息流量嗎?過去一年當中大概有超過100個企業要求我們給他們辦一個幼兒園。
▌這個時代要如何傳播?
這個世界只能傳播故事,不能傳播廣告。
宗毅:這個時代你應該怎樣傳播?這個世界只能傳播故事,不能傳播廣告。每個企業都有故事,沒有故事可以打造故事,我的故事就是從2014年5月28日我開始做公益那天產生的。
王寶強的案例又告訴我們什么?王寶強的流量和奧運會是什么比例?10:1,也就是關注王寶強的朋友是關注奧運會的10倍,全世界主流媒體花大價錢宣傳奧運會,而王寶強花什么錢了?他一分錢沒有花,他現在是最有名的男演員,而且把糟糕的太太還甩了,多美好的事情?!
這就是今天的營銷,花再多的錢做再漂亮的廣告片,請再多大明星沒有大用,沒有人看電視了,所有人都被手機占領了。真正的營銷,一定要有故事,今天的時代沒有故事你會很艱難。
(這張照片被評選為整個路程上三萬多張照片中最精彩的一張。)
生活應該是這樣的,中國人尤其是中國企業家,大部分沒有生活,我們只是活著。這才是生活,這才是傳播,這才是精彩的東西,這才是大家喜歡的東西。很多企業家喜歡做廣告,老是把產品放在屏幕上,那沒有什么鬼用的,這個照片放在屏幕上的時候你會拍照發朋友圈。
▌案例就是最好的自傳播內容
宗毅:今天的時代,沒有故事你會很糟糕,不能產生自傳播的內容將會很苦逼。我做公益,受益匪淺,很多人喜歡我們的企業,喜歡我們的產品了,就因為我做的事情。大家想想,誰趕走了野蠻人?董明珠女士過去兩年做了什么?她是超級網紅,她趕走了野蠻人?企業家網紅化已經是現象了。
把自己做成案例,案例就是最好的內容,企業家是天然的分享者,很多事要各位親自來做。把案例做到精彩、做到有傳播性。精彩的故事來傳播,形成最后我說的非對稱競爭優勢。
實際上我過去做的這些事情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內容制作上,當你有好的內容的時候,傳播是免費的,不能產生自傳播的內容將會很苦逼,是自傳播內容。微信時代聽眾的分享轉發是傳播的放大器,收獲自然放大,這是這個時代給予分享者的超級紅利。內容的制作和內容傳播是1:10的比例,花一千萬的內容做要花一個億做傳播,社交媒體時代一個億可以省掉,這個一千萬的內容建議大家加到兩千萬去做。
▌中國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教育
宗毅:中國缺什么?缺藝術的教育,我深刻感受到這是我們最大的缺失。環球回來以后我準備去做教育,這一百多天我也思考了很多問題,中國不缺一個像我這樣的老板,中國擁有太多成功的企業家,但是真正想去改變教育的人,似乎不是太多。我想做一個構筑富足生命的學校,一所父母和孩子都可以來的學校,最重要的是善良、尊重都有。
以上內容來自2017正和島新年論壇 中國-東盟企業家論壇上,廣州芬尼科技董事長宗毅的主題演講,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