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
所謂選擇性感知,就是指人們往往會更加留意那些自己需要或喜歡的信息,而忽視真實的信息——他們更愿意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而不是真實客觀的世界。一個成熟的思考者不應該先入為主,受到任何成見或偏見的影響。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失明30年后突然恢復了視力,情形會怎樣?心理學家K. F.穆恩辛格(K. F. Muenzinger)給出的答案是:
我會感到所有東西都在向我撲來。正常人最常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忽視。他們根本不愿意看到那些不重要的,或者讓他們迷惑的東西。但在失明30年之后,我會想要一下子看清身邊所有的一切,結果,我反而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雖然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其實與此恰恰相反。積極的思考者總是會盡量擴大自己的視野,從不同視角考慮問題,交叉核實自己獲取的信息。我們擔心的不是自己看到的太多,而是太少。學習邏輯思維能帶給我們的最大好處,莫過于它能教我們如何兼顧一個主題的各個方面。
我們總是會有選擇地去理解一些事情,以此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打個比方,如果我們內心深處“希望”或“需要”一件事情是“這樣”或者“那樣”的,我們就會有意識地選擇、刪減、排列自己所搜集的信息,使得這件事情變成我們所希望或需要的樣子。
這就是所謂的選擇性感知。
換句話說,我們只會看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所以我們只會看見那些跟自己的目標、興趣、期待或以往的經歷有關的東西——“當一個人手里拿著錘子的時候,他看什么都像是根釘子”。
前:我現階段就有這個問題,會留意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忽略那些對我不好的事情。這件事是不對的,需要自己去不斷學習改變。作者是從舉例子引出這個觀點,有時候想看得清一些事情,反而更看不清。
因:作者是從失明例子說明正常人缺乏的是忽視,從積極的思考者優點介紹我們思考需要從不同角度去考慮,收取自己的心意。
我們正常人總會選擇的去理解事情,從瑞德的生平報道,警察角度跟他親戚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引出選擇性感知的問題。
后:依從這樣做,少一些選擇性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問題,會給以后解決問題提供很大幫助。
果: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以后遇到事情還會有選擇的去理解,這樣不能全面的理解事情,很難徹底解決問題。
I:選擇性感知是我們選擇性理解一些事情,來滿足自己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有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會找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實去證明觀點。這樣是有歪曲事實的嫌疑。我們應該去做個積極思考者,從不同角度理解事情,擴大自己的視野。可采用水平思考法來思考,日常生活中可使用思維導圖,將思維視覺化,更加直觀。
A1:最近一直在買書,我爸媽問我的時候,我就會從對我有利的解釋我買書的原因,最近覺得能力不夠,想買點書看看;而且書也不貴,我就沒買幾本書。最近有促銷,我買的可便宜了。而不會從不同角度去看自己大量買書卻不怎么看這件事。
A2:還沒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