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完《系統思考》(作者 Donella H.Meadows),記下一些感想和內容梗概。
? ? 如今,我們身處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復雜,某一事物會受很多不同方面的影響,持份者眾多,相互牽連纏繞,而人們習慣于從自己熟悉的某個角度去理解,往往一葉障目。
? ? 比如十幾年來眾說紛紜的房價問題,很多人包括一些知名專家,多年前就看跌。他們大聲疾呼,從工資房價比這個角度,做了無數文章,一個勁兒論述房價不合理,仍不能阻止房價在現實中的凌厲升勢。近兩年,很多人終于恍然大悟,要從M2去看待房價,放水不息房價不止。而現實中,人們就像盲人摸象里說的那樣,摸到一個象腿就連忙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大象一定是柱形”,卻看不清事情的原貌。所以說,缺乏系統思維去看待這個復雜的世界,理解注定是片面的。
書中內容
1. 系統是什么?
系統是一組相互連接的食物,在一定時間內,以特定的行為模式相互影響,例如人,細胞,分子等。系統可能受外力觸發,驅動,沖擊貨限制,而系統對歪理影響的反饋方式就是系統的特征。
2. 對于一個系統來說, 我們須有以下基礎認識:
1)總體大于部分之和;
2)從關注要素到透視游戲規則;
3)理解系統行為的動態性;
4)反饋:系統如何運作;
5)調節回路-自動洄游的魚;
6)增強回路-脫韁的野馬
3. 系統分類:單存量系統和雙存量系統。(這其中包含了很多系統思考的訣竅)
4. 系統三大特征:適應力,自組織,層次性
5. 系統六大障礙:
1)別被表象所迷惑;
2)在非線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線性的思維模式;
3)恰當得劃定邊界;
4)看清各種限制因素;
5)無所不在的時間延遲;
6)有限理性。
6. 系統的八大陷阱與對策:
1)政策阻力:治標不治本;
2)公共資源的悲劇;
3)目標侵蝕;
4)競爭升級;
5)富者愈富:競爭排斥;
6)轉嫁負擔:上癮;
7)規避規則;
8)目標錯位
7. 改變系統,關鍵在系統的杠桿點。
8. 系統的十二項變革方式(依有效性由小到大排序):
1)數字;
2)緩沖器;
3)存量-流量結構;
4)時間延遲;
5)調節回路:試圖修正外界影響的反饋力量;
6)增強回路:驅動收益成長的反饋力量;
7)咨詢流;
8)系統規則:激勵、懲罰和限制條件;
9)自組織:系統結構增加,變化或進化的力量;
10)目標
11)社會典范:決定系統之所以為系統的心智模式;
12)超越典范。
9. 與系統共舞--系統的十五大生存法則:
1)跟上系統的節拍;
2)把你的心智模式攤開在陽光下;
3)相信、尊重并分享資訊;
4)謹慎得使用語言,并用系統的概念豐富語言;
5)關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6)為反饋系統制定帶有反饋功能的政策;
7)追求整體利益;
8)聆聽系統的智慧;
9)界定系統的職責;
10)保持謙遜,做一名學習者;
11)慶祝復雜性;
12)拓展時間的范圍;
13)打破各種清規戒律;
14)擴大關切的范圍;
15)不要降低“善”的標準。
(*)